绵阳市人大代表建议聚焦新形势下养老服务质量水平 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养老服务监管体系
■记者范萌
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绵阳市不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机构逐年增加。来自市民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全市共有民办养老机构33家,公办福利院16家,农村敬老院203家,为全市百万老人提供了更多颐养天年的去处。而随着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养老机构登记条件进一步放宽,部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与水平令人担忧。在今年初召开的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邓小孟等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养老机构管理的建议》,对加强绵阳市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管,促进养老机构规范运行和养老服务质量水平提升,保障广大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提出了思考与对策。
这份建议表示,今年1月,民政部下达关于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通知,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此举是深化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创新举措,有利于进一步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意愿,提高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而随着全市老龄化水平的提高和“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今后将会释放更多的养老服务需求,会有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其市场监管规范就显得尤其重要。
为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养老机构的管理工作,保障广大老年人的权益,邓小孟代表提出建议:一是建立沟通联系制度。市场监管、民政等职能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在登记范围中有涉及开展养老服务业务的,市场监管部门要及时函告民政部门,以便民政部门掌握情况,避免监管断档。二是建立联合执法制度。民政、住建、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公安等有关部门建立联合执法制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联合处理养老机构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切实保障入住老人以及其他有关群体的合法权益。三是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市级有关部门在研究上级政策的基础上,及时掌握绵阳市全面情况,研究制定在新形势下符合绵阳实际情况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明确今后全市养老机构的运行标准、监督方式等内容,以此推进全市养老服务。
市政府办在这份建议回复中表示,2018年11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
见》。明确提出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监管体系,加强对养老机构运营和服务的监管。同时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做好沟通联系工作,绵阳市养老机构信息已经通过市民政局官网进行公示。建立联合监管制度,形成工作合力。今年上半年,市民政局对全市民办、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进行摸排检查,防范借养老名义行非法集资问题出现,多部门联合防范养老领域发生系统性风险。市民政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支队等部门还对全市养老机构消防安全隐患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对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的养老机构进行通报批评,并由有关部门现场督促、限期整改。绵阳市还将根据上级落实养老机构综合监管的有关制度,结合实际制定绵阳市实施方案,明确多部门联合监管的工作要求。
下一步,绵阳市将积极主动适应新的政策环境,按照相关要求建立符合绵阳实际的养老机构备案制度,继续结合全国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要求,探索建立绵阳市养老机构运行标准,制定新的管理办法,为养老机构的有效管理提供制度支持。
新闻推荐
丰富协商民主形式 市政协开展《对话·提案去哪儿了》第四期媒体直播
本报讯(记者袁媛)12月30日晚8时,由市政协主办的《对话·提案去哪儿了》第四期媒体直播节目在绵阳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公...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