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一枚文化的缓释片

绵阳日报 2019-12-15 06:45 大字

□张怀理(绵阳)

李子柒火了,很多人睁大了惊讶的眼睛,我却很淡然。不是我生理上的眯缝眼做不出这样的表情,而是我以前看过一些李子柒的视频。我只是觉得,李子柒火起来,就像某个季节里开出的一树鲜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网络上有一组数据:微博粉丝2000万,每条视频点击率都在10万以上,在YouTube平台的粉丝量高达735万,年收入3000万。这组数据,我没有去探究真伪,这只是说明,李子柒真的是火了。火了就好,作为地道的绵阳老乡,我们身边出现了一个超级网红,没有不高兴的理由。

李子柒不是一出生就有祥云凤飞气象的高人,她只不过是川西北土地里充满灵性的一棵小葱,也只不过是对这片还算肥沃的土地充满了深情。在她的眼里,赞美大海是渔民的事,描绘草原是牧民的事。她就是一个农民的孩子,有脚下这片土地就足够了。所以她选择了熟悉的家乡的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来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她甚至没有诗和远方,只有脚下的小路。然而,就是沿着这条小路,她最终还是走向了自己的诗和远方。

李子柒所有的作品,其实都是一种文化产品。石磨上淌下的豆浆,柴灶里升起的烟岚,扛在肩上的锄头,深入泥土的犁铧,都浸润着川西北农村特有的文化底蕴。在川西北广袤的农村地区,独特的饮食文化和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李子柒被这些文化深深地感染,然后细心地搅拌在作品中,才有了后来沁人心脾的香气。李子柒不是一个只会演奏锅碗瓢盆交响曲的厨娘,而是善于捕捉和探究事物本真的女孩,就连选择调料,也被演绎成了一场“人才招聘会”。那些姜葱蒜,还有酱醋茶,都要经过考试、面试、政审、体检等环节,都有籍贯、年龄、性别、爱好等档案。如此这般,就把农耕文化和影视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她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更加厚重。

李子柒是一个活生生的美女。我大胆猜想,李子柒应该是没有读过《美学概论》。但这不要紧,因为李子柒的眼睛是清澈的。她所有的美,都来自于她清澈眼眸的发现。从最初的制作,集编剧、导演、主演、摄像、剪辑于一身的李子柒,对美的追求有强烈的愿望。虽然有的作品或许略显粗糙和稚嫩,但绝不缺乏美的元素。到后来,李子柒的作品,都有完美的呈现,有的甚至美得让人心悸。

李子柒其实就是一枚文化的缓释片。当文化成为快餐的时代来临,我们吸收文化的肠胃,被囫囵吞下的大枣伤害到了,出现了消化不良的症状。而李子柒却将文化做成了缓释片,在我们的肠胃里慢慢释放,让我们充分吸收。李子柒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她没有急功近利,而是水到渠成。网络上那些为了吸引眼球,以丑为美,哗众取宠,自伤自残,装傻卖萌的“网红”,或者也可以红起来,但都不会长久,最终被受众唾弃。或者如影视剧里,抗战片就是手撕鬼子,地下党都是花天酒地,也让人反胃。而李子柒有一种智慧,她蓄养的花朵,是随着季节的变化,慢慢地绽放,让我们欣赏从含苞到怒放的整个过程,从而展示美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所有过往。李子柒的成功,在于对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文化的治愈作用的判断。

李子柒火起来以后,各种声音都有,我觉得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毕竟那么有名,那么有钱。我在网络上浏览了一下,赞美欣赏的有之,嫉妒羡慕的有之,“送楼梯”的有之,“挖祖坟”的有之。这不奇怪,作为文化产品的制作者传播者,李子柒仍然需要用文化来沉淀自己。对赞美的感激,对羡慕的理解,对嫉妒的包容,对批评的接纳,都是生活的经历。一个女孩子,只要坚持对脚下这片故土的热爱,只要坚持一如既往地对美的追求,只要坚持海阔天空云淡风轻的心境,就会走得更远。

祝福李子柒!

新闻推荐

李子柒的桃源酒浇了谁的乡愁

□汤飞(绵阳)90后绵阳姑娘李子柒火了。包括央视在内的各大媒体连篇累牍地争相报道,成了“现象级网红”、中国文化外宣“旗舰...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