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防污治污连续两月优良天数率100%

绵阳日报 2019-11-19 07:08 大字

编者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部署安排,推动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工作往深里走、实里抓,近期,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省级驻绵新闻单位、市级新闻媒体走进部分市级部门,集中采访相关部门围绕18项专项整治方案、市委市政府交办重点工作、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优化营商环境等抓落实作表率的经验做法。即日起,本报开设“专项整治见行动”专栏。敬请关注。

本报讯(记者黄小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生态环境局既扎实抓好中央、省、市部署的专项整治“规定动作”,又结合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抓好“自选动作”,以整改落实的实效取信于民,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记者近日获悉,绵阳市9月份空气质量指数在全国168个城市当中排名第13位,10月份排名第9位,9月、10月优良天数率都为100%。

为发现并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着力补齐生态环境保护短板,根据《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绵阳市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市生态环境督察办、市污染防治攻坚办组织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对大气、水、土壤等领域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进行大排查。

制定下发行动方案、对排查整治内容进行分工……市生态环境局吹响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号角”。排查中,发现存在生产生活废水收集不完全、直接排放废水的入河排污口,重金属污染防治管理不规范、处置不及时,部分乡镇污水管网覆盖面小、农村生活污水未得到有效处理,部分工业企业未批先建、未验先投、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截至10月底,全市共排查出各类问题1163个,主要涉及大气污染600余个、污水管网260余个、企业环保手续120余个、污水处理设施80余个、工地和道路扬尘60余个,各地各相关部门正有序开展问题整改工作,目前已整改问题400余个。

排查出问题后,如何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市生态环境局建立台账制、销号制,并牵头指导县市区(园区)生态环保部门制定科学的整改方案,认真抓好问题整改。围绕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运用科技手段防污治污,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进入新阶段。

要实现精准防污治污,就要先锁定污染源,掌握第一手数据。采访中,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管理科科长高峰在电脑上熟练操作,点击进入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城区110个点位的实时空气质量一目了然,颜色各异的图标分别代表着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等情况。

“我们通过遍布在城区工业区、居民区、主干道的110个微型空气站,采集空气,进行数据分析,并传输到我们的系统内。”高峰说,这个系统动态掌握全市城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比如这个点位如果出现了超标情况,系统自动将预警信息发送到网格员的手机上,网格员及时到现场处置。

“科技+”防污治污,还体现在从源头控制上。在绵江路,市机动车污染监控中心负责人李波和交警正在对过往的柴油货车进行监督抽测,他解释,当国控点位的数据超标后,指挥中心就会给他们下达指令,他们将立即联合交警部门对点位周边交通要道过往的柴油货车进行拦停,抽测整治冒黑烟、超标排放车辆。及时有效的整治让住在附近的居民杨文忍不住点赞:“就是该严查这些车,原来经常看到冒着一股股黑烟的货车走这过,现在明显少了很多,空气质量也变好了。”

在专项整治中,该中心还对21家重点企业开展危废规范化考核,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柴油货车路检路查,并对部分工地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排放监测,对超标排放违法行为及时移交环境监察执法部门依法处理。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监督抽测柴油车1800余辆,筛查排放不合格车辆240余辆。

瞄准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的“硬骨头”,绵阳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严把精细管理,绵阳市确立督导加暗查硬制度,采取“36条”硬措施,开展硬考核。

污染防治,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袁海舰表示,在下一步工作当中,将紧紧围绕主题教育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持续用力,建章立制,重点抓好企业减排治污、道路和工地扬尘管控、柴油货车轨道机械攻坚等工作,抓落实作表率,努力增添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

新闻推荐

锦绣江山美如画贤学少年走天下 游仙区五里路小学开启冬季远足活动

一路欢声笑语本报讯(赵文娟王月娥文/图)锦绣江山美如画,贤学少年走天下。11月14日,游仙区五里路小学全体师生及部分家长齐聚...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