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头孢后,多长时间不能饮酒? 专家:两周后饮酒才较为安全

绵阳日报 2019-11-13 07:40 大字

头孢不仅仅指的某一种药物,它是一种类抗生素的统称,头孢主要分为四代,一代比一代的药效高得多。虽然头孢在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而且用途也极其广泛,但是它却有一个最大的禁忌,那就是吃头孢以后绝对不能喝酒。若是吃头孢后喝酒,轻则出现过敏症状,重的可能直接导致猝死。

头孢配酒,一喝就走!绵阳四〇四医院药学部医生来告诉你:吃头孢和喝酒之间到底要间隔多长时间。

为什么吃完头孢后饮酒会过敏?

因为酒精进入我们人体后会通过肝脏代谢,从而生成乙醛,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会生成乙酸,最后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然而当酒精摄入的分量过多时,那么肝脏所产生的乙醛脱氢酶就比较多。同时,头孢类药物主要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这类物质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从而使体内的乙醛不能正常代谢,一旦体内乙醛蓄积过多,从而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的轻重程度与饮酒量和服药剂量有关,摄入的头孢量越高,饮酒量越多,所产生的后果也就越严重。以白酒最为严重,其次是含酒精的碳酸饮料。

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的本质是急性乙醛中毒。

乙醛是一种致癌物质,约3.5%的癌症是酒精造成的;乙醛具有心肌毒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随酒精的摄入量增加而增加。

双硫仑样反应的主要表现:从面部潮红开始,继而出现头颈部血管舒张,并可出现搏动性头痛;随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并可出现意识模糊;更严重的反应包括呼吸抑制、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惊厥和猝死。

双硫仑样反应的机制是:药物通过抑制乙醛脱氢酶,造成乙醛代谢受阻,使乙醛血浓度升高。一要考虑药物对乙醛脱氢酶的抑制强度;二要考虑药物的消除半衰期;三要考虑乙醛脱氢酶被抑制后的恢复时间;四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头孢哌酮对乙醛脱氢酶的抑制作用较强,吃酒心巧克力、用酒精处理皮肤,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吃了头孢后,多长时间才能饮酒?

头孢曲松的消除半衰期约为8小时,约48小时后(经过6个半衰期)从体内基本消除;乙醛脱氢酶被抑制后常需4~5天后才能恢复,因此停用头孢曲松后,至少1周后才可饮酒。

75岁以上的老年人,头孢曲松平均清除半衰期通常为年轻人的2~3倍。因此,停用头孢曲松后,至少2周后才可饮酒。

使用头孢后,至少1周内避免饮酒和使用含酒精的食物或药物,2周后饮酒才较为安全。

饮酒后,多长时间才能使用头孢?

取决于患者体内是否还残留乙醇和乙醛。

国内对健康志愿者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个体之间的乙醇药代动力学参数存在较大差异,乙醇的达峰时间为0.8~2.0小时,消除半衰期为0.5~2.6小时。

也就是说,约3~15.6小时(经过6个半衰期)后体内乙醇才能基本消除。

乙醛,作为乙醇的代谢产物,一是经肺直接呼出,二是进入尿液排出,三是与组织蛋白质、细胞DNA反应形成加合物而贮存在体内,四是在肝脏和红细胞中的乙醛脱氢酶的催化下生成乙酸。因此,乙醛需要更长时间才能从体内消除。

另外,据文献报道,在1500例双硫仑样反应案例中,用药前15分钟—2天使用含乙醇制品的有92例,占6.13%。

综上,饮酒后1天内(24小时)禁用、2~3天内尽量避免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头孢类抗生素。

(杨涵)

特别提示

心脏病患者,若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可致命。

喝酒脸红的人,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低,可能更容易发生双硫仑样反应。

奥硝唑对乙醛脱氢酶无抑制作用,不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但是,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均可引起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饮酒可能加剧这类不良反应。

塞克硝唑的消除半衰期男性为17~29小时,女性为14小时,但说明书仅要求“服药24小时内须避免饮酒”。这可能与塞克硝唑对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系无诱导或抑制作用,对乙醛脱氢酶的抑制作用较弱有关。

新闻推荐

“残健融合”传递社会温暖 2019年西南地区特奥融合项目教练员推广活动在绵举行

本报讯(记者郭若雪)日前,由中国残联主办的2019年西南地区特奥融合项目教练员推广活动在绵阳市举行。来自重庆、云南、贵州、...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