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林路 乡间小径变迁 浓缩绵阳发展大变化
今桑林路
小岛桑林坝连接桥
今开元闸坝桥
开元闸坝桥
1976—1983年绵阳街区图
过去小岛与桑林坝连接的矮子桥
汤毓良记者曹雨婷文/图
清时涪江改道以后,桑林坝与小岛之间,有江河阻拦,到2018年小岛桑林片区连接桥修好以前,往来车辆与行人通常走开元电厂引水渠的那条闸门桥。从曾经只有一座矮子桥与对岸相连,发展到如今附近居民出行便捷,桑林坝像是绵阳发展中的一个缩影。
1
绵山下的朽岩子坝与桑林坝
桑林路起点在涪江二桥下,与小岛村接壤,终于开元电站闸坝。桑林路原是乡间小路,扩建于1970年,因经桑林坝村而得名。绵阳桑林坝很早就名声在外,相传汉建兴十三年(235年),蔣琬屯涪,诸葛亮夫人黄月英与蒋夫人、费祎夫人常住涪县,辅助蔣琬,制定执行《规方》六条,其中提到奖励生殖,闭境勤农,兴修水利,发展农桑。黄月英原在成都织锦园很有经验,丞相府栽桑八百株。“随即选定绵山脚下朽岩子坝一带,遍栽桑树,几年功夫,这里桑树成林,翠条青枝,似盖如云。”桑林坝因此得名。
“东临天池,西临涪水,形如北斗,卧龙伏焉。”古代绵阳城沿江分布,水系发达,州城如巨龙一般卧在江岸。《古绵州地志》记载,“巴字水在州西四里,涪水自北经城西折为二,安昌水自西迤逦绕城东南汇于芙蓉溪,每江涨登高望之,点画天然甚肖。”绵州古代的三江,即涪江、安昌江、芙蓉溪,曾被称为“巴字水”,因像篆字的“巴”形,环绕绵州。“巴字水”的“头”在西北涪江小岛北端,“尾”在三江汇合口南塔塔子坝,这样便将古绵州城“抱”在其中。
“巴字水”的“头”在小岛,小岛村也就是朽岩子坝,与桑林坝相邻。“我听小岛村上了年纪的人说,小岛村在绵山脚下,因紧靠绵山,山势较陡,受山水冲刷岩石经常下落,故老地名叫朽岩子坝。”汤毓良通过研究认为,小岛村以前不是岛屿而是绵山脚下的平坝,与山之间也没有河流分隔。直到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由于涪江暴涨特大洪水,城门被冲毁,绵州城位置发生变化,涪江的河道也相应发生了改变。涪江原来流向为小岛村北端向正南经今五一广场、跃进路、成绵路拱桥(中脊村)、福安巷、人民公园,在碳码头(今百盛后)与安昌河汇合,即今涪翁堰(已成暗沟)的流向。涪江改道形成新的河道,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从朽岩子坝北段顺绵山山麓将山与坝分离,并将朽岩子坝和桑林分开。外江是涪江主河道。”至此,朽岩子坝变成了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与桑林坝也不相通了。
2
改变桑林坝与小岛村的几座大桥
涪江改道以后,桑林坝与小岛之间,有江河阻拦,到2018年小岛桑林片区连接桥修好以前,往来车辆与行人走开元电厂引水渠的那条闸门桥。在闸门桥的下游不远处,横亘着一条地势较矮的桥,现在依然存在。据当地老人回忆,在过去,这才是小岛村对外连接的唯一通道。闸门桥与这座石桥相隔很近,但人们从这里经过却很难注意到它,因为它实在太矮了,两边杂草遮掩更显得它像是无意中连起来的乱石堆。
和小浮桥、西河矮子桥一样,这样的矮子桥遇到涨水便会被没过,水漫过桥面两岸的人们就无法通行。“听小岛村年长的人回忆,上午村民过河卖菜,有时候遇到涨水,就回不去了。”汤毓良说,那时候人们只好在对岸的桑林坝暂住一晚,这样的情况直到闸门桥建成以后才得到改善。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绿岛大桥的修建,四面环水的小岛终于在涪江改道300年以后,通过一座跨江大桥再次和绵阳城区相连。据绵阳市市政设施维护中心桥梁科提供的资料显示,绿岛大桥全长470米,宽22.5米。
与之相邻的桑林坝也在2013年迎来了一座大桥,东原大桥于2012年10月12日奠基,设计桥长为456米,加引桥长超过1000米,桥面宽18米,4车道加人行道,最大跨径35米。大桥的建设直接提升了桑林坝片区服务功能,不仅结束了桑林坝片区居民出行难的历史,建成后的道路为双向四车道,行人车辆可从碧水寺直接前往桑林坝道路,经东原大桥通过涪江,有效缓解东方红大桥、涪江二桥过江交通压力。东原大桥连通了两岸,也加深了绵阳城区与桑林坝的联系。今天,家住桑林坝的市民进城不再是难事,在近几年城区一系列跨涪江大桥的改造中,东原大桥发挥出的分流作用越发明显。
3
绵阳发展中的缩影
2018年12月,“一桥一路”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并开放通行,与之相连的一条环形路也随之开通。为了合理利用道路资源,周边路段的通行方式被重新规划。工程主要包含小岛桑林坝连接桥和滨江路中段南岛道路两项工程,道路工程全长846.371米,其中桥梁工程总长66.84米,起点位于小岛社区环岛路与横支路交叉口,终点位于桑林坝滨江路南段。在矮子桥废弃后,开元闸坝桥是连接桑林坝与小岛两侧区域通车行人的唯一通道。这座桥桥面不足6米宽,本身通行能力极其有限,且人车混行,在巨大的交通压力下,时常发生区域性拥堵。连接桥开通后,闸坝桥压力变轻,变为单行道。
“对我们来说是大大的便利,走路过连接桥就可以接孩子上下学,不像以前需要绕一大圈!而且桥两边都是人行道,不像以前过闸坝桥人车混行很不安全。”家住桑林坝一侧的郭女士告诉记者,一座座桥的建设,使得大家出行选择更多、更方便了。
沿着桑林路,小岛经过闸坝桥再连接到科学城隧道,曾经的乡间小径变成宽阔的城市道路,一面是绿树葱茏的山,一面是新建的住宅区。落日余晖下,有结伴散步的居民,神情悠闲,也有还没下班的工人们,为这座城市的发展继续忙碌奋斗着。
古绵州城被“巴字水”抱在其中,1967年东方红大桥竣工,改变了之前涪江两岸的百姓往来唯杖舟楫的情况。如今,绵阳市区已有30余座跨江(河、溪)桥,串起了涪江、安昌河、芙蓉溪三江六岸,见证城市的飞跃。从曾经只有一座矮子桥与对岸相连,发展到如今附近居民出行便捷,桑林坝也成为绵阳发展中的缩影之一。
新闻推荐
38家年度先进企业获奖317万 42家建筑房产企业获“绿卡”
(紧接02版)近3年绵阳建筑企业数量产值均快速增长近年来,绵阳市建筑业蓬勃发展,企业数量和建筑业产值逐年攀升,为绵阳城乡建设...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