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奏响乡村“致富曲”
村民采收油牡丹
本报讯(林中伟记者赵斌文/图)要致富,找门路;要脱贫,找产业。近年来,双峰乡在脱贫攻坚中,因地施策,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精准滴灌,取得显著成效。目前,该乡两个省定贫困村已实现全部退出,贫困户192户568人实现全部脱贫摘帽。
记者近日在双峰乡蚕茧收购点看到,前来交售蚕茧的蚕农络绎不绝,一筐筐雪白的秋茧映衬着一张张欢快的笑脸,个个脸上洋溢着开心、幸福的笑容。工作人员忙着开票、称重、装篮,蚕茧收购工作秩序井然。“现在一年蚕桑收入有5000多元,而且技术、销售都有协会服务,大家对走上小康路充满信心!”共和村四社贫困户郭明翠高兴地说。
据了解,近年来,双峰乡将蚕桑产业作为扶贫产业之一,成立蚕桑协会,为蚕桑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及时解决蚕桑生产中的问题。目前,全县共栽植桑树3000多亩。双峰乡党委副书记杨梓建告诉记者,今年,该乡春、夏、秋三季实现发种1800多张,产茧8万公斤,实现蚕茧收入410万余元,53户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余元。
双峰乡辖7个行政村,40个社,现有总人口7200余人。全乡共精准识别出贫困户192户568人,省定贫困村2个。在实施产业扶贫中,该乡因地制宜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参与全乡蚕桑、油用牡丹、水果、生猪等优势农业产业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参与本乡农业开发,形成“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贫困户”的扶贫开发新模式。各业主在生产发展中,除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外,还为贫困户提供增收渠道。
眼下,在绵阳岭峰农业有限公司带动下,河口、共和、村子等村种植油用牡丹千余亩,其中涉及贫困户64户。公司为贫困户提供种苗、技术、销售支持,让贫困户有稳定收入。
与此同时,双峰乡坚持“乡干部联系村、村干部联系社、社干部联系户”的原则,干部深入到贫困户家中,指导贫困户重点培育1至2个优势主导产业,增加贫困户致富本领,提升脱贫的决心和信心。
近年来,按照“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模式,共和村成立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200余万元建立“1200”生猪代养场和栽植代养场附属产业300亩杂柑牡丹套种基地,通过争取生猪代养费和水果收入为贫困户分红,实现永久脱贫。
“按照规划,仅生猪代养场,前五年,贫困户每年每户可分红3000元以上,五年后每年每户可分红6000元以上,目前贫困户已开始分红。”共和村党支部书记苏生奎说。
新闻推荐
绵阳市与上奥地利州代表团座谈会在成都举行 刘超克里斯蒂娜·哈珀朗德马丁出席
本报成都专电(记者李志豪)10月14日上午,绵阳市与奥地利共和国上奥地利州代表团座谈会在成都举行。市委书记刘超,奥地利上奥地...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