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政协提案建言支招,职能部门认真办理—— 五大举措发力助城市贫困群众奔小康
据相关资料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招聘会8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8万余个,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522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204人,有力帮助了各类城市贫困人员通过就业创业实现发展致富。
在今年初召开的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梁东、唐传凤等提出的关于全力帮扶城镇特困人员及贫困家庭同步小康的提案建议,围绕将城镇特困人员及贫困家庭纳入扶贫范围、精准制定帮扶政策等方面,对促进城市贫困群众同步小康积极建言献策。这份提案得到市民政、工会、人社、医保、住建等多家职能部门的认真办理,并通过五大举措促进城市贫困群众同步迈进小康社会。
■记者范萌
提案建议
全面小康城镇贫困群众一个不能少
据了解,目前不少城镇困难群众家庭虽已跨过最低生活保障线,但由于医疗、教育和基本生活等刚性支出较大,真正实现致富奔小康还面临挑战。为此这份提案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要均衡用力脱困解困工作,应给予城镇特困人员和贫困家庭更高重视、更多关注,给予更大政策支持和更大力度帮扶,推动城镇特困人员和贫困家庭同步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这份提案认为,近年来,绵阳市各级党委政府千方百计打赢脱贫攻坚站,农村贫困人口大规模快速减少,城镇特困人员及贫困家庭帮扶救助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时代改革的纵深推进,以及体制转轨、市场竞争、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等因素,城镇特困人员和贫困家庭全面实现致富奔小康还需更大助力。
这份提案从参照农村脱贫攻坚政策,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大力拓宽就业渠道,切实解决城市贫困人员就业难题,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以及发动社会帮扶力量,共同关爱城镇特困人员及贫困家庭,提高他们生活水平等方面提出了积极建议。
提案办理
多方助力促城乡贫困群众共圆小康梦
市职能部门在这份提案办理回复中表示,绵阳市高度重视城镇特困人员帮扶工作,将探索建立城镇困难群众帮扶机制,整合现有的特困供养、低收入家庭保障、免费技能培训、医疗救助等政策,更好地服务城镇困难群众,重点通过以下五大举措助推城镇特困人员和贫困群众同步奔小康。
认真落实就业援助政策,扎实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就业促进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招聘会8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8万余个。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522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204人。通过扶持创业创造就业岗位,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创业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五条措施》等政策文件,搭建28个创业孵化载体,精准施策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充分发挥民政低保兜底功能。在保持绵阳市低保标准不低于全省低保标准前提下,及时调整低保标准,提高保障水平。近三年,绵阳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已从2016年初的每人每月420元提升到目前的每人每月520元。
严格落实保障性住房政策。绵阳市积极落实省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通过公租房实物分配、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经济适用房配售、棚户区改造等多种方式,实现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应保尽保,有效改善了困难群众住房条件。
积极发挥医疗救助作用。去年,市民政局等六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救助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有效衔接的通知》,将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因重特大疾病支出过大的家庭纳入了救助范围,对困难群体医疗个人负担费用在年度救助限额内按比例进行救助。
着力解决困难群众子女教育问题,综合运用费用减免、发放生活补助、发放助学金及助学贷款等形式,多管齐下为贫困群众子女提供教育保障。
此外,绵阳市还深入推进“社区货币”试点和完善社区信息平台管理等措施,充分发挥社区在社会救助、就业援助和教育援助方面的作用,积极帮扶城市贫困群众。同时鼓励社会组织等各种力量参与帮扶城市贫困群众,共同为城市贫困群众同步小康助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吴月记者李桥臻)记者日前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的通知》下发以来,市...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