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城大桥 涪江上的第二座大型公路桥

绵阳日报 2019-10-05 06:52 大字

一般来说,一座城市山多水多桥也多,绵阳作为三江并流、群山环绕的山水之城,桥自然也多,尤以母亲河涪江上的桥为最多。1967年7月1日,涪江上建起了第一座大型公路桥东方红大桥,并开始通车。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东方红大桥充分发挥着联通游仙与城区交通的作用。随着绵阳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涪江上的东方红大桥越发拥堵,为了解决老百姓过涪江的交通压力,上个世纪90年代,涪江上修建第二座公路桥。这座桥就是科学城大桥,老百姓也称之为“涪江二桥”。

□本报记者郑金容/文苏东华/图

1994年修建新桥

科学城大桥位于东方红大桥上游3公里处宽阔的涪江河滩上,也是108国道川陕公路穿越绵阳市区二环线的要塞大桥,站在东方红大桥上,能看到科学城大桥的倩影。

据《绵阳市城乡建设志》记录,科学城大桥由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设计,由水电部第七工程局绵阳机械化施工处中标承建。大桥全长1140米,桥面宽19米,西岸引道0.45公里,东岸引桥4.5公里(含370米长的穿透绵山双洞隧道)。新修建的科学城大桥长度是东方红大桥的三倍,宽度也比东方红大桥宽6米多。因此,从外形上来看,大桥更加高大宽阔、气势宏伟,宛如一条长龙横卧在涪江上,联通着涪江两岸的万家灯火。

为了修建科学城大桥,整个工程总投资5000万元,于1992年1月23日奠基开工,大桥分为两期修建。1994年9月大桥主体竣工,10月两岸引桥和东岸隧道单洞贯通,为一期工程建成。1995年2月全部贯通,5月全面竣工,整个大桥提前一年建成。“为建设涪江上的第二座大桥,市建委前后与有关部门酝酿策划了8年方才开始兴建,足以说明当时修这座桥的重要性。”城建专家汤毓良告诉记者,科学城大桥因工程质量好、进度快,为绵阳桥梁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大桥修建好以后,一段时间以来,因为是城区涪江上的第二座桥梁,老百姓约定俗成地称其为“涪江二桥”。

被命名为“科学城大桥”

虽然老百姓习惯性地称新修建的大桥为“涪江二桥”,但实际上,这座桥还有一个曾用名。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涪江二桥修建好后,一段时间被称为“宇虹大桥”,后来为让大桥更加正式、专业化,经过多方征集意见和讨论,1999年10月,涪江二桥正式命名为“科学城大桥”。

为何要叫科学城大桥?汤毓良说,主要是和它的地理位置有关。“绵阳很多桥名都是因为桥所处的位置,如涪江三桥因为联通富乐山,被命名为富乐大桥,科学城大桥也是如此。”汤毓良说,科学城大桥的位置十分重要,它不仅仅是跨涪江的公路桥,还东接科学城和游仙经济试验区,西接绵江高等级公路,把著名的中国西部科学城和绵阳市区融为一体,因此,涪江二桥被正式命名为“科学城大桥”,这座大桥也是绵阳中国科技城的一个体现。

科学城大桥作为双向四车道的一座公路桥,从通车开始,交通流量便很大,极大地缓解了东方红大桥的通行压力,此后,市民进出城区和游仙区之间又多了一个选择。

交通作用更加明显

“东方红大桥、富乐大桥因为位于城市正中心,也是涪江灯光秀的重要一部分,所以两座桥梁除了有交通属性外,还增加了一份旅游休闲的功能,尤其是夜幕降临时,很多市民喜欢去两座桥上走走,看看绵阳的美丽夜景。相比较而言,科学城大桥交通功能属性更为突出。”汤毓良说,科学城大桥因为位置的独特性,发挥着更为纯粹的交通作用。

科学城大桥通车以后,车流量就很大,并且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甚至在上下班高峰期,还常常有拥堵现象发生。据交警部门统计,科学城大桥日均车流量上万辆,尤其是随着园艺山的发展,科学城大桥还分担了很大一部分上下园艺山车辆的压力。长期超高的车流量,让科学城大桥有所损伤,部分桥面老化,出现安全隐患。为保证安全,2016年相关部门对科学城大桥实施封闭施工维修。维修好后的科学城大桥,更加安全,发挥着交通作用。

如今,对于绵阳人来说,几乎每天都要和城区涪江上的几座桥打交道。可以看到,科学城桥修建后,短短的二十多年内,涪江上接连修建了富乐大桥(涪江三桥)、绵阳三江大桥(一号桥)、东原大桥等等,各式各样桥的修建,解决了人与山河的矛盾,使车马行人畅通无阻,便利了建设、交通、观光旅游。而修建好的桥,安静地呆在那里,一声不响地为人民服务,不管日里夜里,风里雨里,它总是始终如一地完成着自己的任务。

新闻推荐

本报今推出“70张笑脸70句祝福”特别报道 幸福笑脸 请您点赞

本报讯(记者曹雨婷)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展示绵阳人民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呈现绵阳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