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怀念父亲

绵阳日报 2019-09-15 07:03 大字

但愿人长久刘入滔治印

□舒雁(绵阳)

父亲的生日在中秋节,从记事时起,我就知道家里要给父亲过生日,但那些年家里经济比较困难,生日和节日的气氛并不浓郁,而且父亲在别的乡镇教书,有时还不一定能回到家中,没有遇到周末而错过了。

父亲生于1933年,旧历癸酉年,他一生劳累,几乎就没有好好歇息过。从前,家里还有责任田,我们又还小,几亩责任田主要靠母亲侍弄,父亲只是在星期六晚上回到家中,扎扎实实干一天活,累得腰酸背疼,星期日晚上又返回学校。印象中,父亲就是一直劳碌,我们姐弟三人读书上学,也让父亲操心不尽,一直把我们姐弟几个都培养进了教师队伍,做着和父亲一样的工作。我们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我后来跻身于市级优秀乡村教师和省级骨干教师队伍,让父亲感到无比欣慰。

后来,一家人实现了农转非,父亲忙于一家人的生计,操起他的写毛笔字的爱好,做起了卖对联的事儿。父亲写起字来,十分严谨,工整美观,很受大家欢迎。记忆最为深刻的是,每每到大年三十,父亲写的对联卖得所剩无几。整个冬天,父亲写得一双手冻得红肿,还是不停地写,满足顾客的需要。一到寒假,我也回到家中,突击写对联,经常在大年前几天,我和父亲一起写对联,又常常是顾客在手中来抢了,都要赶着早点回家贴对联,吃年夜饭,吃团圆饭。几乎每年除夕前一天,我和父亲都要写到晚上八九点,才能收摊。每到这个时候,父亲几乎都要伸不直身体了,一脸疲倦。

随着时光的流逝,市场上出现了更多印刷品的对联,印刷的对联,还有一些装饰,更受顾客的喜欢,手工书写的对联越来越不好卖。不过,父亲写的对联,每年还是卖得干干净净。由于父亲年事已高,在我们劝说下,才渐渐不卖对联了。父亲写对联一直干到70多岁,他是想着赚几个小钱,也是为了不给儿女增添负担。

父母住在安昌镇,而我们姐弟几个在不同的乡镇经营着各自的小家,逢年过节才回到父母身边。每年中秋,父亲是最为开心的一天,我们齐聚在安昌,既是过中秋,也是给父亲过生日。每到这一天,父亲一大早就到市场上采买各种菜,以及月饼之类。我们回到家里,就开始忙碌了,洗菜,炖肉,煮饭。然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其乐融融。平素难见到父亲的笑容,但在这一天,父亲几乎脸上都挂着笑容,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父亲开心,我们也开心。父亲虽然不喝酒,我们就让父亲喝饮料,我们频频向父亲、母亲举杯致敬,祝父亲和母亲生日快乐,身体健康。饭后,一家人围绕着父亲母亲,拉拉家常,说说我们小时候的事情,让我们都忍禁不俊,开怀大笑。我们的孩子还小的时候,也都要围绕着他们的爷爷婆婆讲以前的故事,父亲还要给每个孙女拿点零用钱,让几个孩子开心极了。

我们过了节,还要回各自的小家,返回工作岗位。母亲因为关节痛,只把我们送到门口,父亲却要把我们送到很远很远,总是舍不得的样子。我们已经走到很远了,回头看父亲,父亲还望着我们,我们向父亲挥挥手,父亲也扬起手,向我们告别。每每这时,我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父亲那瘦削的身体,仿佛风中的枯树一般,总是那般坚定地屹立着。

2011年春节,我们陪同父亲过完了他最后一个节日。当我们在新的一学期开学之时,我们接到了母亲的电话,说父亲跌了一跤,喊不应了。我们迅速赶回家中。可是,我们看到的是父亲冰凉的身体,真没想到,没有任何病痛征兆的父亲,居然悄无声息地走了,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绵绵的追思。后来的每年,我们至少两次去父亲的坟茔扫墓,因为我们念着父亲。

又一个中秋来临,我又天天念叨着父亲,父亲生前那一幕幕,总是在我眼前闪现,父亲每到中秋这一天的笑声,总是在我耳畔响起。

新闻推荐

保护利用珍贵资源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绵阳市是“三线建设”重要城市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三线建设给绵阳留下的遗址遗产、文物资料、影像图片、人文价值等构成...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