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教育改革 提升教学质量

四川政协报 2019-08-23 05:16 大字

访谈嘉宾:省政协委员、绵阳中学高级教师 岳必林

记者:近年来,四川省校外培训机构异常火爆,作为长期奋战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您认为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岳必林:主要原因是社会需求,其次是家长跟风,再次是机构宣传。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文化素养、知识水平不及时更新,很难跟上时代节拍,甚至很快就会被时代淘汰。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写作、体育等都能提高个人文化素养,所以家长带子女参加这些培训无可厚非。但同时我们看到,一些家长并无主见,更缺乏对素养提升的系统认知,完全是因为邻居小孩都去培训了,自己孩子不参加一两个培训,面子上过不去。有的家长更是为了省事,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给自己“减负”。当然,一些家长是因为没有辅导孩子的能力。还有就是一些培训机构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宣传,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起跑线恐慌”。

记者:有些家长说是升学压力造就了校外培训机构的火爆?您认同这种观点吗?

岳必林:望子成龙心切,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是主要原因。现在,培训机构既有高中培训,也有小学、初中培训,各级升学压力都会使一些学生去参加培训。一些家长还会找到老师,说孩子成绩差,想参加培训补课,提高考分。一些外国学生也参加各种培训,但课程内的培训相对较少,文化素养类培训较多。当前,我国也在积极进行高考制度改革,但“一考定终身”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所以提高考试成绩几乎成了学习阶段的唯一目的。

记者:您认为如何才能有效地给校外“补课热”降温?

岳必林:从人才培养来看,首先,我个人认为文化素养的培训是必要的,学校无法大量开设这类课程,需要校外培训机构补齐这一短板。但校外应试培训没有太大必要,基本上也不会有太好的效果。如果在学校课堂上老师都没把学生教好,要指望校外老师教懂、教好就更难了。学校老师要集体备课,要参加教研会和备课组会,要钻研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研究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有针对性。而且,学校一般都会采取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而校外培训机构无法全面了解学生,也不可能非常了解教材,在师资力量上无法保障。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有所作为,既要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又要加大对违规办学机构的查处力度,且常抓不懈。最后,学校要严格限制班额,取缔“大班额”现象,减轻老师负担,让老师有能力有精力多钻研课堂教学,打造智慧课堂、高效课堂,提升课堂效率;要让老师个别辅导学生和对作业全批全改甚至面批面改成为可能。

□本报记者 黄科夫

新闻推荐

坚持问题导向 严肃追责问责 仙海扎实推进扬尘治理和秸秆禁烧

本报讯(颜彦)仙海区近日召开道路工地扬尘治理和臭氧防控秸秆禁烧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贯彻省、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推进会精...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