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大桥与普明大桥 重要交通枢纽 大桥消失与新生

绵阳晚报 2019-08-10 08:17 大字

普明大桥横跨安昌河两岸记者王勇摄

■记者曹雨婷

朝阳大桥曾经的川陕公路要道

老朝阳桥是普明乡附近最早的一座大桥,当地人也把朝阳大桥称为乌木桩大桥,作为曾经的108国道过境线,也是老绵阳地区甚至川北跨安昌河连接成都最重要的通道。大桥位于国道108线川陕公路126公里普明乡附近,系跨越安昌河的大型桥梁。据《绵阳市城乡建设志》记载,1966年绵阳地区公安处承包建设朝阳桥,由公安处桥工队于12月份施工,1967年落成,为空腹式等截面悬连式石拱桥,分6孔,每孔25米跨径,总长180米,桥面宽8米。“5·12”大地震后,老桥变为危桥,后被禁止通行。几十年来,老桥见证着这里的腾飞。

1992年,绵阳建立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朝阳桥已经不能满足普明飞速发展的形势需要。经规划勘探,在原朝阳桥下游300米处,再建一座普明大桥,大桥由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测设计院设计,四川省桥梁工程公司承建。普明大桥于1992年动工,1993年建成。1994年将公路改道后经普明大桥通行,且与公路铁路立交桥共同实施收费,原朝阳桥保留成为乡村公路桥。

普明大桥成为城西的交通枢纽

2010年11月,横跨在安昌河的朝阳大桥因为新修二环路大桥需要爆破拆除。桥栏石碑上发现有多处“毛主席语录”,每一块碑高约1米,宽约50厘米。整个桥面大约有9处石碑上刻有语录,由于常年风蚀,个别碑文已难以辨认。经过文物部门专家现场勘查,确定石碑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保护范畴内的文物。在二环路建设指挥部支持下,文物部门和施工单位紧急磋商出了文物的搬家方案,珍贵的石碑得以保留。

“东方红大桥最早就宽8米,朝阳桥也是8米,对那时候的人们来说算是相当宽的大桥了,竣工时大家都很激动。”家住永兴镇的老人回忆,上世纪80年代,安昌河发大水,朝阳大桥上可以洗脚了。但洪水过后,大桥依然坚挺,直到1993年的普明大桥建好,1994年将公路改道后经普明大桥通行,朝阳桥才逐渐退居二线。后来当地政府在桥头筑起了水泥墩子,防止汽车重物通过,但两岸的群众仍可以步行或者骑自行车通过。“5·12”大地震后,桥梁受损较严重被禁止通行,大桥的功能也由此结束。

在旧朝阳大桥位置,仔细观察依然能发现一些旧桥墩的,据当地人介绍,这些桥墩并非属于朝阳大桥,而是解放前旧桥的墩子,具体修建年代没有资料考证。如今,普明大桥与二环路普明立交桥衔接,形成一个整体,成为了绵阳城西的交通枢纽。

新闻推荐

关于绵阳市城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市场进入风险预警的通告(2019年7月)

为进一步维护绵阳市城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市场经营秩序,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现特向社会公开发布绵阳市城区网络预约出租汽...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