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老司机”马必桂 24年驾驶生涯 52万人次坐过他的车

绵阳晚报 2019-08-05 07:31 大字

马必桂擦拭爱车

7月16日,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暨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会上,当接过“2018年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先进个人”这一份沉甸甸的荣誉证书时,来自绵阳波鸿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川BC4255驾驶员马必桂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立即在朋友圈中上传了一张获奖照片,并且配上了“人生第一次”这几个字。而他,也成为了全市获此殊荣的唯一一名出租车驾驶员代表。

从二十多岁的愣头青,到如今五十岁的憨厚大叔,从刚刚踏入行业的新手,到如今圈内皆知的“名人”,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出租车司机,忙碌,是马必桂的关键词。不过,他更愿意将忙碌说成是充实,因为在从业这24年里,他始终保持着最初的那份情怀。

■陈刚记者邓勇文/图

52万人次坐过他的车他连小事故都没超过3次

进入驾驶出租车这个行业,马必桂说当时最简单的想法就是谋生。因为家境不算太好,作为家中五姊妹中的老幺,马必桂并没有享受到“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反而早早就踏入了社会,干起了依靠骑人力三轮车谋生的苦力。1995年,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他成为了一名出租车司机。马师傅告诉记者,那个年代绵阳出租车少,打车的人也少,要拉活儿都是集中在中心城区或者在大酒店的门口,根本不像现在这样,跑在路上随时就能遇到伸手打车的人。

从业这24年里,累计近52万人次坐过马师傅的车。而将客人安全送达,也成了他自始至终恪守的准则。24年来,马师傅从未闯过一次红灯,未发生过一起伤人交通事故,即便是最常见的小擦小挂,也没有超过3次。

干司机的时间长了,马师傅的车从当初的夏利换成了捷达,又从捷达到现在的新桑塔纳,和车型一起改变的,还有车窗外那一抹城市的景色。“绵阳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道路也越来越宽,有些地方要是稍微久一点不去,都有一种不认识路的感觉。”马师傅笑着说,每天开车上路,见证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这对于他是最大的感受。

一家四口都在开出租他还多年坚持做公益活动

1998年,原本在乡下务农的妻子也成为了一名出租车司机。两人一个白班一个夜班同开一辆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夫妻档”。2011年,21岁的儿子也加入了进来。2015年,儿媳妇也成为了其中一员。自此,这个四口之家彻底成了“出租之家”。相同的工作,也让每天的工作成为了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今天碰到了什么特别的客人,今天路上遇见了什么新奇的事情……但聊天最后,马师傅都不忘打个总结:“开车要慢点,服务要文明哦!”正是在这样的“要求下”,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热心相助等好人好事,对

于马师傅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多的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

除了做好驾驶员这一本职工作,马师傅还是一名公益达人。出租车行业开展的爱心送考、公司组织的志愿者服务等都能看见他的身影。更难能可贵的是,夫妻俩还是行业有名的献血达人,从2005年到现在每年坚持献血。马师傅的献血量已经超过了1.3万毫升,曾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等多项荣誉。对此,马师傅说,自己能力有限,能多做一些公益活动来回报社会,是一件最开心的事情。

从业24年初心不改他觉得自己情怀一直都在

“其实干好出租车司机也不容易,现在行业主管部门和公司对车辆和司机的管理越来越严格,乘客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是件好事,能促进我们提供更好更专业的服务,让乘客信任我们。”马师傅说。尽管外界对于出租车行业还是存在一些质疑,但在他看来,绵阳出租车行业一直都在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文明服务、优质服务也是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社会对于他们的关注度也在逐渐提高。“比如说最简单的吃饭问题。以前我们把车子停在路边担心被贴罚单,就只能狼吞虎咽几下吃完。可现在,交警为我们规划了吃饭专用停车位,省心多了。”马师傅说,除了这些“硬件”设施的改善,市民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也多了许多,上车的一句“师傅”下车的一句“谢谢”,都是最好的证明。

干了二十多年的出租车司机,马师傅坦言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倦怠的情绪,但他依然享受着开车上路的感觉,“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选择做出租车司机,只是为了谋生。但干得越来越久,心里更多的是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感情,尤其是在见证了行业的壮大和发展后,这种感情更是一种情怀上的满足。”

从业24年,马必桂觉得,自己的情怀一直都在。

新闻推荐

第七届中国(成都)非遗节绵阳分会场10月17日开幕

本报讯(仝青记者李春梅)近日,记者从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获悉,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10月17日至10月22日...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