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画中追寻“诗仙”踪迹 走进李白的诗意世界(二)

三秦都市报 2019-04-23 02:12 大字

刘继卣作品《丁都护歌诗意》陆俨少作品《蜀道难》“烟花三月下扬州”“日照香炉生紫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留存下1215篇作品,其中诗歌多达1149首。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情感激昂、笔调舒旷,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绵阳市江油李白纪念馆收藏有历代李白诗集版本、名家创作的李白诗意书画精品等文物资料4000余件。昨日记者获悉,即将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亮相的“余风激兮万世——四川绵阳珍藏李白诗意精品书画特展”将展出傅抱石、潘天寿、陆俨少、吴湖帆、吴冠中、启功、沈尹默、林散之等近现代书画名家创作的李白诗意书画精品与往来信札等80余件。此次展览将从李白生平、诗文创作、文化影响力等方面来展现李白文化的内涵与精神,使观众有幸领略大师们笔下的诗情画意,感悟他们对“诗仙”发自内心的尊崇之情,进而追寻“诗仙”自然、率真、豪迈、飘逸的艺术神韵及人格魅力。

80余件精品书画勾画“诗仙”神韵

《蜀道难》《将进酒》《月下独酌》《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唐代诗人李白有不少诗歌广为世人传诵。在李白故里绵阳市江油,如今还能找到不少关于李白的历史遗存,青莲古镇、陇西院、粉竹楼、月圆墓、磨针溪、洗墨池、石牛沟、大匡山、小匡山、窦山、紫云山、戴天山、普照寺、月爱寺、太白洞、白鹤洞、金光洞、蛮婆渡、太白渡、谪仙渡……

李白在江油生活了24年,25岁辞亲远游,仗剑出蜀。青年离蜀,李白此生再未还乡,可从他的诗歌中,处处可见少年时代在蜀中生活的痕迹。他借蜀道叹世事艰难,见杜鹃忆三巴风光,从“万里送行舟”的流水,到“低头思故乡”的月色,这一份绵长的游子之情,贯穿了他的一生。“此次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展出80余件李白诗意书画精品与往来信札,其中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陆俨少的《蜀道难》诗意作品为我们再现了诗人李白诗文里的蜀道是如何雄、奇、秀、险。”据绵阳市博物馆负责人介绍,1978年,李白纪念馆征集到著名画家陆俨少根据李白的诗歌代表作《蜀道难》绘就的一幅山水画。画面描绘了松峦叠翠、奇峰耸峙、烟云缥缈、流云浮动的蜀道景色。远处峰峦幽壑笼罩于一片云海之中,近处几名游人行进于崎岖蜿蜒的古道上。落款用行书题:李白诗《蜀道难》全文。当时陆俨少为作此画也是大费周章。李白传世的诗文现有1000多首,以哪一首作为素材他也是经过了一番斟酌的。他说:“李白诗意画当以太白的名作、代表作为背景材料,而太白又是蜀中之人,也得体现蜀地的河山风光……《蜀道难》朗朗上口,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最能体现诗人放荡不羁、豪放的性格,故选此篇。”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一生中绝大多数时光都在纵横大江南北、壮游祖国河山中度过。他放怀山水、探访古迹,留下了《望庐山瀑布》《登金陵凤凰台》等惊才绝艳的诗篇。与文名传世相对应的,却是仕途的坎坷不顺,公元730年,李白初入长安,却颇受冷落。742年,李白奉诏再入长安,供奉翰林,终因受到谗谤,被赐金放还。即使如此,他这一生始终关注着大唐的国计民生,所作《南奔书怀》《丁都护歌》等,体现出他渴望报国与关注民众疾苦的情怀。记者从展览主办方了解到,此次展览中将展出由杰出画家、连环画艺术大师刘继卣创作的《丁都护歌诗意》画作,将李白诗歌中的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书画爱好者在欣赏纤夫拖船时,有身临其境般的真实感。

弘扬“李白文化”彰显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李白浪漫恣肆而又颠沛流离的一生中,爱国情怀贯穿始终。据《李太白全集校注》记载,李白一生留存下1215篇作品,他用自己的如椽巨笔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远大理想、讴歌劳动人民。他用诗词表达独特的个性、追求自由、崇尚自然的精神和始终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李白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千百年来一直备受推崇。2009年中宣部授予李白纪念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弘扬李白文化,也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记者了解到,李白纪念馆收藏有历代李白诗集版本、名家书画精品等文物资料4000余件,其中包括祝枝山、张大千、傅抱石、潘天寿等名家巨擘的作品。每隔一段时间,纪念馆便利用图片、文字、实物以及幻影成像等多媒体手段,分批次展示李白生平事迹、馆藏精品书画、精品文物、当代名家李白诗意书画等,其参与性、互动性和知识性能让不同年龄阶层的游客在寓教于乐中充分体验到李白文化的无穷魅力。

在丝绸之路起点邂逅“诗仙”

在即将亮相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余风激兮万世——四川绵阳珍藏李白诗意精品书画特展”上,观众们可以透过展出的一幅幅翰墨丹青,沿着“诗仙”的人生轨迹漫漫而行,去品悟他眼中的风物世情,与心中的万千丘壑。

“李白是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诗作纵传千载、长盛不衰。长安是唐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我国与东西方经济与文化交流的中心,也是李白一生都牵挂的地方。”绵阳市博物馆负责人表示,李白的诗歌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了日本、西亚、欧美等诸多国家,让世界感受到中国诗歌的语言、韵律、意境之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如今,“一带一路”再次架构起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赋予了李白文化新的时代活力,使其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新闻推荐

美化绿化行道树树池在“变脸” 目前已完成示范段施工

工人对树池进行混凝土美化工人对树池进行混凝土美化本报讯(记者赵烨文/图)“这个树池有点漂亮哦!”近段时间,细心的市民惊喜...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