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绵阳日报 2019-04-04 07:12 大字

本报讯(记者李春梅郑金容)今年是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元年,在本次机构改革中,作为一个新组建的部门,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将从哪些方面找准绵阳特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最佳契合点,形成具有中国科技城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小气候”?近日,记者走进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寻求答案。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市文广旅局负责人表示,围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这个目标,重点是挖掘文旅资源,擦亮绵阳作为中国科技城的旅游特色品牌,发展一批叫得响、拿得出手的特色文旅项目,使旅游的品质得到提升,让文化得以广泛传播。

“机构改革让文广旅局不单是部门的组合,更重要的是文旅资源的整合,文旅产业的融合。”该负责人介绍,在前期部门人员工作重新分配整合的基础上,市文广旅局梳理了今年十二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将制定全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制定出台绵阳市吸引外地游客入绵的政策和措施,完成《绵阳市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立法工作,积极开展天府旅游名县、名镇创建工作,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WiFi建设,分层次持续开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培训,为深入推进绵阳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目前已在全市启动的“非遗进景区系列活动”,该负责人指出,非遗的生命在生活,要推动非遗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融入老百姓的生活。通过“非遗进景区系列活动”,加快非遗产品化,依托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将博物馆、非遗传习所等文化场所纳入旅游线路,将非遗产品植入景区游览项目,推动非遗融入旅游消费“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成为消费品走向市场。

如何挖掘文旅资源,找准市场定位,包装绵阳的文旅产品?目前,市文广旅局已组织开展全市文化旅游资源调查及项目梳理工作,从市级到各县市区文旅部门,正全面调查绵阳市的文化、旅游资源,这既是配合全省文化旅游资源大普查工作,更是为了摸清绵阳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家底。

“从人文历史到自然景观,我们都是资源大市。”该负责人介绍,从李白故里、文昌祖庭到嫘祖文化,再到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遗留的一大批工科旅游、红色旅游文化景点;从平原到丘陵,再到高原的地形过渡,给绵阳带来了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的旅游景观,平武有王朗、雪宝顶生态旅游资源,北川有最适宜旅游度假的舒适型气候旅游资源,江油有天下奇山窦圌山和涪江六峡等山水风光,安州有高品质的药用温泉和海绵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

“整合这些文旅资源优势,避免同质化的旅游产品给游客带去独一无二的旅游体验,让旅游的竞争逐渐步入文化的竞争。”该负责人表示,市文广旅局将瞄准西安、重庆、成都三大邻近绵阳的游客市场,策划包装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的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借助高铁、高速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重点推出面向这几个客源地的亲子旅游、近郊旅游、康养旅游等线路,并将在近期举办系列营销活动,吸引游客的关注。

谈及围绕乡村振兴如何做好乡村旅游这篇文章,该负责人认为,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以农业为底色。市文广旅局将引导各地抓住当地“一山一沟”的特色,打造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同时又懂市场、会经营的团队,引导农民建立合作社,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从而将农业、农村、农民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着力推动旅游创业创新,为乡村发展增添内生动力。

新闻推荐

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 游仙区富乐实小举办课题研讨会

课堂本报讯(陈清蓉曹玉琼王小芳文/图)为进一步加强“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月26日下午,富乐实验小学...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