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教育”传递爱的正能量
□实习记者周敏
赖渝,是2018年绵阳市十佳志愿者。如何让孩子们认识生命的本质、意义和价值,帮助孩子们建立尊重、珍惜、关怀生命的理念,培养善良、坚韧、乐观、包容、谦让等道德品质,活出美好的生命。这就是赖渝一直在做的“生命教育”志愿服务。
去年以来,她组织大学生志愿者800余人次,服务儿童7000人次以上、服务家庭200个以上,切实解决了困境家庭的子女教育、学业、行为等问题。
记者第一次见到赖渝时,她素颜朝天,头发半扎着散在肩上。温暖的笑容里,显露出一丝疲惫。
“2010年,我刚从日本留学回来,有幸参与震后恢复重建的川渝生命教育种子项目的培训,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生命教育’在我们身边比较缺失。”谈起最初开展“生命教育”志愿服务,赖渝回忆道,参加完培训后,她开始在一些乡镇小学尝试开展“生命教育”相关的活动。
赖渝带着自己的学生,先后在磨家小学、河边小学等学校开展了“幻彩生命”课后辅导工作。除了无偿为孩子们辅导作业,还教他们剪纸、绘画、阅读和游戏等活动。
通过这些尝试,赖渝发现,在与孩子们互动中,孩子们逐渐建立起正确的自我认识。“‘生命教育’在于以智慧尊重他人与自己的生命,对学生的生命活动进行关怀,懂得生命只有一次,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和独立的发展,珍爱生命,为社会焕发自己生命的美丽光彩。”赖渝介绍,作为绵阳师范学院社工专业的老师,她将以专业知识背景为契机,投身于生命教育,继续开展“幻彩课堂”志愿服务。
“谢谢您给我做饭、洗衣服、接送我上学……”这是一个二年级的小男孩写给奶奶的信。父母离异后,他一直跟着奶奶生活。赖渝一边翻图片一边向记者介绍,“这个孩子刚参加‘幻彩课堂’时,有一些暴力倾向,对周围的人也很排斥,后来我们带着他和别的小朋友一起进行合作游戏,并耐心地和他聊天,慢慢地他才敞开心扉。在上完‘感恩’这一课后,他就给奶奶写了这封信。”
不愿和人说话的孩子变得活泼起来、无心照顾孩子的家长现在对孩子关怀无微不至……这些改变,都是在“幻彩课堂”里发生的,而赖渝的“生命教育”也在影响着她身边的人。
在绵阳师范学院,已专门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社工专业的老师们都加入了赖老师的队伍,“幻彩课堂”也延伸到了不少学校。“目前,我们正在将这项志愿活动科学化,有了成熟的模式后,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赖渝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灵越谢艳去年5月,科技部发函支持四川建设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依托成都国家自主...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