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民营经济蓄势“借力”再出发

绵阳日报 2019-01-24 07:30 大字

日前,150份承载着沉甸甸期望的会议请柬,陆续送到游仙区民营企业家手中。邀请民营企业家参加的是本月25日召开的游仙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会上,这些支撑起游仙区经济发展半壁江山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们,将身佩红花,坐在会场前区中间;与此同时,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礼包也已经备下……

□杨坤本报记者杜畅

发展有力

同频共振,培育民营经济生态绿洲

不忘昨天,游仙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民营经济的突出贡献。

梳理游仙一路走来的发展轨迹,自1993年建区以来,游仙的发展和民营经济的壮大始终同步同频。建区伊始,恰逢四川民营经济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扎根游仙,艰苦奋斗、勇闯市场、搏击风浪,兴事发集团、东材科技、太极集团等企业在游仙生根、发展、壮大,长成了市场经济下的“参天大树”,成为了今天游仙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助推游仙区属地区生产总值在十年内连上两个百亿台阶,助力该区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五年蝉联全市各县市区第一。

不愧今天,游仙经济社会焕发的蓬勃生机,得益于民营经济的深度参与。

虽然受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影响,特别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技术更新加快、要素成本上升,导致过去的一年里,游仙区部分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但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开拓创新、乘势而上,在困难中找机遇、抓发展,依然实现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

据统计,2018年,游仙区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8%,贡献税收92%,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70%,全区民营企业申请专利1360件、获得授权694件,分别占全区的68%、69%。

同时,民营企业也是游仙区群众就业创业的“主渠道”,2018年,民营企业创造了全区90%的就业岗位,推动实现全区城镇新增就业72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000余人,更培育和招引了大量技能人才、工匠大师,是保持全区就业平稳的中坚力量。

如果将民营经济比作树木,那么在游仙日益肥沃的土壤中,生态绿洲已然生机勃勃。

政策给力

精准施策,打通民营经济发展关键环节

民营经济活则全局活,民营经济强则游仙强。

游仙区深刻认识到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因此不断“放深水”“养大鱼”,相继出台多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和举措,给全区民营企业家注入营养液。

游仙区利用辖区优势军工资源,将“军民融合战略”列为“四大兴区”战略之首,出台了《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搭建“军工科研技术转民、民企参军”互通互融平台,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扶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建立军民融合职业培训学院,帮助民营企业主动开拓军品市场,促进军用技术的市场化开发,目前,成功孵化军民融合企业51家。

人才是民营经济发展最为倚仗的资本。2018年,游仙出台了《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八条扶持政策》,设立每年1000万元的人才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奖励。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在游仙区发展最高可获得近300万元人才奖励。

实施企业“领航”计划。游仙区大力培育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安全及新材料产业,重点推进铜鑫铜业等现有民营工业企业和新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工程。

完善产业布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游仙区结合特色优势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按照“一带、两河、四片”产业布局,大力发展花卉林果、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生态养殖、优质蚕桑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同时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加快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重点打造以街子花卉苗木、柏林葡萄、魏城青梅、白蝉蚕桑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眼光和强劲发展力的乡村振兴主力军,目前,全区已有农业龙头企业55家,农业专合社384个,家庭农场243户。

大力推动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游仙区着力推动服务业重大项目招引落地见效,全年完成现有、在建和已签约的服务业重点项目共计22个,投资总额120.57亿元。红星美凯龙、海悦银河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陆续竣工营业;完善构建新业态,持续打造的绵阳电商谷,已入驻70家实体电商企业和30户虚拟企业。

……

从工业到农业到服务业,从军民融合到电商产业,游仙区正在构建全体系培育格局,着力将每个产业的每个领域,打造成民营经济发展热土。

环境助力

深化改革,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

民营经济是环境经济,环境似水,企业如鱼,好的环境会使企业如鱼得水,越来越好。

游仙区委、区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对民营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甚至厚爱一分。从出台区级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到即将召开的全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从区领导深入民营企业实地调研、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到出台“解渴”文件、采取“给力”措施,游仙区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劲头,不断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生长”的环境和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特别是2018年以来,该区依托全创改革机遇,以“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的气魄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民营企业家备受鼓舞,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被强力激发。

深化政务改革,提升服务效能。2018年,游仙区通过组建行政审批局,推行“一窗受理、全程代办”模式,项目建设审批时间从200多天降为60天以内。投资30亿元的上海移柯物联网模组项目,整个产业链条从深圳搬到游仙,从项目签约到第一个模块下线仅用了29天。

大力弘扬契约精神,全面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游仙区响亮喊出建设“说话算话”的诚信政府,公开表态历届区委、区政府签订的协议、作出的承诺都要兑现。2018年,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资金6000余万元,涉及企业60余家。成功入选“中国县级政府政务诚信综合水平百强县”,全国排名第25位,全省第4位,全市第1。

同时,游仙区强势推进扫黑除恶,持续开展“反四风、破四小”作风建设年活动。围绕征地拆迁、工程项目建设等11类涉商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打掉涉恶团伙1个,开展干部作风问题检查30余次,发现整改问题80余个,查处惩戒干部17人。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慢作为、“生冷硬”、不担当等懒政怠政问题,设立“蜗牛奖”“刺猬奖”“驼鸟奖”,鞭策后进、反面警示。一系列组合拳落下,游仙区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满意度测评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

2月25日,在游仙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上,随着系列政策“大礼包”的派送、落地,游仙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春天正在来临。

新闻推荐

高新区狠抓治理模式创新破解社会治理难题

本报讯(陈帮春记者李桥臻)去年以来,高新区狠下功夫,多处用劲,推行“自治、共治、法治”的“三治协同、共创和谐”治理模式,在全...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