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空气质量实现网格化监控

绵阳日报 2019-01-15 08:06 大字

位于科创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微型监测站

本报讯(记者苏东华文/图)记者近日获悉,为精准把脉城区各功能区的空气质量状况,绵阳市利用中国铁塔绵阳分公司铁塔资源建立了110个空气质量微型监测站,并正式投入运行,为绵阳市空气质量网格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每个点的颜色表明当前的空气质量状况,绿色表示空气质量为优,黄色表示良,橙色表示轻度污染,红色表示中度污染,越红表示污染越严重。”记者注意到,目前大部分监测点均为黄色,少数为橙色,其中一个点位为红色。“这个点位与其他监测点的空气质量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负责监控的技术人员唐勇表示,通过分析,空气质量AQI指标与相近点位相差20%,系统就会提示注意,这个系统每10分钟更新一次,如果三次更新情况都一样,监控中心就会向市环保局反映。

“接到运行部门的信息后,我们会立即与其网格员取得联系,网格员迅速赶到点位所在区域,对区域是否存在明显污染空气的行为进行巡查。”市环保局大气科科长高峰介绍,一旦发现污染环境的行为将迅速制止,并根据情况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处罚。

据介绍,城区4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无法全面分析大气环境形势及变化趋势。2018年4月,省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下达了《关于加强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绵阳市建设完成空气质量网格化微站。为加强绵阳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做到精细化施策,绵阳市启动了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管控系统(空气微站)的建设工作,在中国铁塔绵阳分公司众多无线通讯铁塔上设置了监测点,空气质量监测范围将缩小到1平方公里。

目前,中国铁塔绵阳分公司一期已在绵阳市设置了110个环境空气质量微型监测站,城区内按照1平方公里建设1个空气微站的方式,主要分布于涪城区、游仙区、高新区、经开区、科创区等地,监测项目包括空气质量六参数(PM2.5、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和一氧化氮)和挥发性有机物。

新闻推荐

本报副刊微信公众号《西部副刊》上线

本报讯(记者孙兴伟)在阅读日益碎片化、多元化的今天,报纸副刊需要“融媒体”来补充、引领甚至替代纸媒,日前,绵阳日报社创办的...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