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绵” 为绵阳发展装上腾飞之翼
□本报记者郭若雪
如今,一个形似五角星的建筑群——国家科技城创新中心二期,已然成为绵阳新的城市地标。
正如绵阳的军民融合探索也逐渐迈入新阶段,以服务国防建设为基础,以整合资源要素为重点,以强化协同创新为核心,以深化改革开放为手段,以争当国家军民融合创新排头兵为目标,打造共通共用共建共享军民融合示范平台。
历史,需要回望。绵阳这座在“三线建设”大潮中迅速崛起的科技之城,在上世纪80年代,把“科技兴绵”作为绵阳市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主体战略,破茧重生后爆发的创新发展潜能,给未来城市发展装上腾飞之翼。
事件回顾>>>>
绵阳是老工业城市,尽管地处内陆,缺乏资源,但是也蕴藏着一座“富矿”,这就是实力雄厚的科技大军。从撤地建市的第一日起,市委、市政府就把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确定为科技。
1988年6月,市委、市政府把“科技兴绵”作为绵阳市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主体战略,正式提出了“科技兴绵”的口号。“科技兴绵”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根本目的是,按照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绵阳市科技、军工的优势,以发展科技生产力为起跑线,加速科技进步,振兴绵阳经济。
把科技奉为上宾,使绵阳在经济发展中崭露头角,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与科研生产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绵阳市探索军民结合新路径奠定了基础。
同年12月,经四川省委和省政府批准,在驻绵境内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设立了四川省人民政府科学城办事处,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军转民工作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业界观察>>>>
“‘科技兴绵’战略是绵阳人对国家战略重点的转移和市情认识的一次巨大飞跃,增强了全民的科技意识,特别是对‘第一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全民实施‘科技兴绵’战略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市科知局局长刘青川告诉记者。
“当时,市委、市政府是把电子军工企业的‘军转民’作为‘科技兴绵’战略的重点,给予了政策、资金等全方位的扶持,使电子军工企业获得了新的腾飞,成为全市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刘青川表示,“科技兴绵”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军工科研单位的军转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到1991年,全市军工企业的民品产值已由1985年的4.8亿元增长到23.5亿元,产值增加近四倍,共开发民用技术成果和产品1000多项,成为绵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技创新,是绵阳的灵魂。“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绵阳科技资源富集,这无疑成为众多科技创客选择绵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以科技城集中发展区为主要载体,以高新区‘融创绵阳’综合体和科技城创新中心为主要阵地和窗口,整合全市资源,形成‘统一品牌,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竞相发展’的大格局,打造‘双创’升级版,在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的征程上创出发展新空间。”刘青川表示。
市民感言>>>>
无论是一个人的成长,还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命运,历史总是把机遇留给有准备的人。而对于1986年刚刚进入九洲集团工作的吉勇而言,他也随着那次历史性的转型一同逆风成长。
“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后,随着国家战略重心转移,军工单位订单锐减。在历史转折时刻,是守着回忆就此沉沦,还是冲破束缚放手一搏,我们选择了后者。”吉勇告诉记者,“国防军工单位的‘二次创业’漫长而艰难。什么能赚钱就生产什么,总之就是为了活下去。”
“绵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科技兴绵’战略,为我们在实施‘军转民’企业转轨变型中,提供了政策支撑。成功开发出九洲牌全频道电视共用天线系统。经过几年的产品创新,形成了九洲牌全频道共用天线系列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为中国有线电视系统产品生产基地,产品远销世界各国,销售占全国同类产品三分之一以上。”吉勇说,当年艰难的探索,现在依然记忆犹新。
而对于攀长钢退休职工商民权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年,市委、市政府提出‘科技兴绵’战略,企业也面临转型发展,技术型人才稀缺,为了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大兴办学热潮,夜校、电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总之为了提高技术,让职工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补什么,就是为了把技术水平提起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田明霞)11月16日晚,根据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的事迹创作,绵阳作家何茂林编剧的大型多媒体情景剧《守岛王》在虹苑剧...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