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潜能 让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
创新驱动打造西部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
高新区
看数字
上半年,高新区实现GDP163.17亿元、增长9.8%,全市排名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全市排名第三;固定资产投资102.05亿元、增长70.4%,全市排名第一;社消零78.8亿元、增长13.5%,全市排名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亿元、增长23.05%,全市排名第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5.01亿元,增速36.5%,全市排名第一。
目标
高新区主动融入“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打造西部一流高科技园区,争当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市“排头兵”。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造产业发展高地,释放军民融合潜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推动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现场
产业新城建设火
永兴镇,曾经是绵阳城乡接合部的代名词,在这里苍蝇馆子扎堆,老旧房屋密密匝匝,逢场天人挤人……
如今的永兴镇,焕然一新的现代都市气息扑面而来:动漫主题巡游、超模“奥密”秀、主题潮趴、极限单车秀、一元拍卖会……这些都是绵阳高新区东辰·九宜城城市奥莱7月入驻时的热闹场景。
离此不远,永兴旧城改造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该项目区域规划总面积约2500亩,东、北均临安昌河,南至永发路和永安路,西靠绵广高速。建成后,将成为集历史文化古街、休闲旅游、商务办公、产业集聚、商贸流通、科技金融、品牌教育、高端居住为一体的产业新城。
这得益于高新区近年来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加快产业和城市的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城市建设改造提升,实现社会安定有序、城市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
深观察
全区总动员争当﹃排头兵﹄
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了“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明确增强高新区“一核”辐射带动作用,把高新区打造成西部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
高瞻远瞩的视野,科学准确的部署,标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的发展蓝图,为高新区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夏明表示,高新区已经准备好集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打造西部一流高科技园区,争当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市“排头兵”。
大力培育主导产业,扩大发展优势。坚持以大招商促进大发展,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完善配套环节。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始终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继续实施重点项目补链、扩链、强链行动,坚持把招大引强作为投资促进工作的首要目标,依托电子信息和汽车及零部件等主导产业,重点招引一批投资10亿元、10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积极引进一批上下游配套项目。聚焦通道建设,进一步加强与成都、德阳的联系,打通和扩容基础设施,承接和吸纳更多资源,做到内部贯通、外部联通,以大项目促大发展、以大通道促大开放。不断改善民生,持续推进城市建设改造提升,全面实施民生工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绵阳城市副中心。
扩大开放建设西部先进制造业示范区
经开区
看数字
上半年,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增长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23亿元,完成半年目标任务的103.3%;区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1亿元,增速为38.04%;进出口总额完成8.61亿元,增长50.6%。国内省外到位内资34.3亿元,同比增长13.69%。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23.57亿元,同比增长21.93%。
目标
经开区将构建以现有工业聚集区为核心,带动塘汛、松垭两个产城一体新组团,培育激活木龙河片区数字经济产业、三江涪滨商贸服务业、松垭丘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三大示范带的“一核两团三带”发展新格局,加快打造西部先进制造业示范区,到2035年全面建成现代化产业强区和生态化活力新城。
走现场
﹃智造﹄企业打拥堂
在经开区长虹军民融合及智能制造产业园内,到处是一派繁忙的建设和生产场景。
从去年7月开始,经开区重要工业项目长虹空调项目,就进入了热火朝天的建设期。一年过去了,十几栋24万多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如期竣工落成。厂房主体完成的同时,该项目从8月16日起开始生产基地从高新区到经开区的正式战略搬迁。据长虹空调综合部部长杜吉林介绍,整个搬迁预计年底前完成,搬迁完成后,长虹空调将全面提升产能,确保实现年产400万台(套)家用空调和20万台(套)中央空调。
经开区经发局负责人介绍,长虹军民融合及智能制造产业园,将是经开区未来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领头羊。目前,全区还以军民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加快构建园区军民融合创新转化、产业培育、人才开发、开放合作、金融服务等“五大体系”,深入实施“梧桐计划”,全力推进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园加快建设。1-6月,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入园企业25户,引进项目3个,完成投资5.8亿元,园区实现产值27.3亿元。
深观察
做强主导产业谋增量
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了“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明确了将经开区打造为“西部先进制造业示范区”。
这在经开区干部职工中引发强烈反响。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毛一兵表示:“在分析经开区发展历程后,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制造业仍然是经开区最基础的产业,所以我们对先进制造业的认识是立区之本,强区之基。”
经开区党工委作出了《关于打造西部先进制造业示范区的决定》,并审议通过了《经开区打造西部先进制造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和《经开区扩大对外开放合作优惠政策(试行)》。
“没有开放,没有增量,就没有经开区下一步的发展。围绕这一个命题,我们出台了关于经开区扩大开放五十条优惠政策,同时出台三个文件,全面、综合、系统地作出打造西部先进制造业示范区的顶层设计,也让全区上下明白下一步该怎么办、该怎么干。”毛一兵说。
经开区计划分四个阶段加快打造西部先进制造业示范区,关键要抓好第一、二阶段工作。
第一阶段,到2020年,迈入西部先进制造强区行列,成功落地一批投资百亿级的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0亿元、力争达到120亿元。
第二阶段,到2025年,西部先进制造业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先进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200户,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80亿元、力争达到200亿元。
军民融合建设西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区
科创区
看数字
上半年,科创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19亿元、增长9.7%,增速居全市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4.48亿元,同比增长1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44亿元,同比增长2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8亿元,同比增长11.9%。
目标
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明确了科创区发展的新定位:打造西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区。科创区将着力引领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力争未来三至五年,园区经济总量突破100亿元;区属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走现场
科技项目对接忙
“公司投入运营四个月以来,已经实现了2亿多元的交易额。”位于科创区创新中心的电商众创空间,四川喀斯玛融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忙着处理电商平台上的订单。
该公司绵阳站负责人赵祥龙介绍:“以前科研单位订购一件科研生产物资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到货,现在只要半个月到一个月就能收到,大大缩短了采购周期。”
“喀斯玛公司落户科创区,也进一步加强了与绵阳本地军工单位和企业的合作,为科创区乃至绵阳和西南地区的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科创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九洲防控对于促进无人机技术广泛应用,推动绵阳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今已成为园区军民融合产业新的增长点;中国(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将集聚低中高各层次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机构和企业,为军民融合产业提供人才支撑。此外,高端产业园、创新中心三期、上市企业产业园等载体也正在加紧建设,将有力助推科创区军民融合产业和高端制造产业提档升级。
深观察
全面推动军民深度融合
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了“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科创区正围绕打造西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区的新定位,全面构筑现代化经济体系。
科创区发展空间受限,科创区党工委、管委会提出,找准自身定位,用好长板,补好短板,为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提供坚强支撑。为此,科创区积极发展以产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坚持发展以项目为支撑的产业经济、以高品位为核心的商贸经济、以效益为目标的总部经济和以质量为根本的创孵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我们将用好军民融合这一金字招牌,全面推动军民深度融合。”科创区党工委书记周钰说,科创区将利用现有和即将建成的创新中心三期、高端产业园等一流平台,以及新发布的加强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八十条政策,进一步加强同中物院、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国防科研院所及大型军工集团的沟通合作,着力引领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千方百计推动军民融合高端产业、特别是中物院全国范围内的优质产业项目落地科创区。
当前,科创区正围绕总部经济、实体经济、军民融合、高端装备制造、云计算、大数据科技金融、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等园区重点产业开展工作,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集群。
同时,进一步打造人才聚集洼地,做实项目成果转化,整合创新创业资源,聚集创新要素,纵深推进创新创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
绿色发展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仙海区
看数字
上半年,仙海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6亿元、增长8.2%。服务业增加值2.92亿元、增长1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1亿元、完成率104%,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亿元、增长12.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78亿元、完成率177.3%,增长92.9%,增速居全市第1位。三产结构实现30.4:3.7:65.9比重。
目标
仙海区作为绵阳的“后花园”,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科学发展是绕不开的主题,将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力争在2020年前建成“以仙海湖、乡村田园为主题特色,以水上运动度假、滨湖娱乐度假、乡村田园度假、生态运动度假为核心产品”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走现场
景区提升展新颜
在仙海婚庆广场边坡,20余名绿化工人头戴草帽、手持工具正忙着栽种紫薇、墨西哥鼠尾草、马尾草等花草……“这次植被更换是根据地形地貌结合四季开花时季进行的,呈现一年四季不同的花色和花景,提升景区面貌。”岭南园林公司现场负责人李先生对记者介绍说。
为营造核心景区氛围,打通山水之间互视廊道,赋予景区新的生命,仙海区拟投资1.08亿元,将环湖路16.8公里、科技城沉抗大道A线6公里的原有植被进行改善、升级绿化景观、增设景观休息节点,沿湖临水岸线40余公里消落带进行绿化,在景观提升设计中将仙海本土文化融入之中,凸显具有仙海特色的人文景观设计。采取强化仙海湖水体生态环境与规划区人文环境的融合和相互渗透,强化周边自然山体与规划大量水域环境融合和呼应的改造提升方式,确保滨湖景观视廊形成水景交融的景观格局,达到视线开敞,层次丰富,四季有景、色彩丰富多姿的效果,提升景区品质和综合竞争力。
深观察
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了“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仙海区正围绕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定位,积极构建旅游度假产业聚焦高地,实现仙海经济社会高速健康发展。
仙海区作为绵阳的“后花园”,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科学发展是绕不开的主题。仙海区将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力争在2020年前建成“以仙海湖、乡村田园为主题特色,以水上运动度假、滨湖娱乐度假、乡村田园度假、生态运动度假为核心产品”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围绕这个目标,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设施、丰富旅游产品,打造旅游度假聚集高地,实现仙海经济社会高速健康发展。
仙海区党工委书记代宏表示,将积极构建旅游度假产业聚焦高地,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一是将加快推进旅游度假酒店集群建设,提升旅游度假接待能力和水平;二是围绕主题运动,打造体育文化产业,重点开发水上游乐项目、建立起国家桥牌训练基地、建设亚洲网球少年队学生集训基地及学生乒乓球运动拓展训练基地、办好各类赛事、建设美丽多彩房车营地;三是打造文化创意特色小镇,全面布局教育、康养、文化等产业发展;四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全域旅游新格局,打造绵阳最美后花园,市民休闲度假首选目的地。
(蒋琳琳杨文成本报记者赵烨杨仁平夏宁/撰稿视觉绵阳/供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曾晓卫)昨(28)日,占地6000平方米、可满足300名幼儿入园需要的安格堡幼儿园暨月子中心正式落户绵阳经开区五和·城...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