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知识 很有趣 市民关注《图说绵阳城水患》

绵阳晚报 2018-07-19 15:17 大字

截至17日下午5时,“绵阳观察”阅读量达到2.2万人次

7月8日至11日,绵阳市经历195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涪江干流罕见洪峰顺利过境。7月12日,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根据绵阳地方史、地方志资料,整理了《图说绵阳城水患》一文,文章一经发布迅速引发广泛关注。

■记者曹雨婷

权威发布:《图说绵阳城水患》出炉

7月8日至11日,绵阳市经历195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呈现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雨总量大的特点,全市中小河流不同程度超出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涪江干流形成近几十年少见的洪水。7月11日10时左右,涪江洪峰顺利过境,绵阳主城区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为方便社会各界认识、了解绵阳主城区抗洪历史,7月12日,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根据绵阳地方史、地方志资料,整理了《图说绵阳城水患》一文,通过“方志绵阳”微信公众号发布。

文中不仅道明了绵阳的由来——“绵阳因水而生,涪江是绵阳的母亲河。汉高祖六年(前201)设涪县,就因紧邻涪水(今涪江)而得名”,介绍了绵州城历史上因水患发生的改变,落到绵阳人熟知铁牛广场上的铁牛——“州城水患不断,是因为涪江有一条泥鳅精作怪,需铸造一只铁牛镇住河中妖怪,防止它兴风作浪。于是,州城内家家户户拿出铁器捐给铁匠,铁匠铸成一只铁牛,放置在涪江河堤上。”

市民关注:文章阅读量数万人次

文章一经发布迅速引发广泛关注,《绵阳晚报》、绵阳日报社新闻客户端“绵阳观察”、绵阳日报社官方微信等纷纷转发,众多网友留言点赞。网友“春有百花秋有月”感叹:“长知识了,一直以为绵阳的先农坛不过是现代人给楼盘起的名字,原来历史悠久!”

7月14日,《绵阳晚报》“读古今”专栏以《图说历史上的绵州城水患》为题,用两个版刊登了该文。同时,绵阳日报社新闻客户端“绵阳观察”以《图说历史上的绵州城水患,绵阳人必须知道!》为题,全文推送该文,截至17日下午5时,阅读量达到2.2万人次。绵阳日报社官方微信推送相关文章,阅读量也达到近5000人次。

网友热议:文章长知识又有趣

“我于1992年去自贡出差时参观了自贡食业工业展览馆时,突然映入我眼前的自贡盐业工业辐射地域图中出现了东汉时期的涪县,特别指出的是涪县(即现今绵阳魏城为县城),可见今绵阳游仙区魏城是东汉时的涪县县城。当然也提到了梓棉、观台、松桠、小枧、丰谷一带。可见当年绵阳县志中并未提到魏城曾是东汉时期的涪县县城。”文章对绵阳历史的回顾也勾起不少市民的兴趣,一位市民忍不住分享了他在上世纪90年代去自贡的见闻。

《图说绵阳城水患》一文资料丰富,图文并茂。很多市民表示,对绵阳有了更深的了解,大长知识了。市民张先生说:“放在平时这类文章很少会看,最近绵阳涨水,再一看到这样的文章就十分感兴趣,看完以后对绵阳的了解也更深了!”同时,不少读者希望以后能够经常在《绵阳晚报》上看到这类文章,让更多绵阳人了解绵阳的发展历史。

新闻推荐

三江码头清淤防疫接近尾声

环卫工人清理淤泥昨(18)日,市民雷先生将锦旗送到三江码头景区清理现场工作人员手上,感谢他们在“7·11”洪水期间为保障三江...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