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强降雨致161个乡镇50余万人受灾

绵阳日报 2018-07-13 07:52 大字

本报讯(记者郭若雪)连日持续的强降雨造成绵阳市大部分地区受灾,部分地区受灾严重。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全力组织防洪抢险救灾。昨(12)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再次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全市灾情和防洪抢险救灾情况。

今年入汛以来,绵阳市气候异常,暴雨天气过程频发,雨量明显增多,继“5.17”“6.25”“6.30”“7.2”4次大暴雨过程后,7月8日至11日,绵阳市再次经历强降雨过程,为1951年以来绵阳市最大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呈现出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降雨总量大的特点,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全市332个雨量监测站平均降雨量为216毫米,有5个站点雨量超过500毫米。

全市中小河流不同程度超出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涪江干流形成五十年一遇洪水。11日10时,洪峰顺利过境,目前,全市主要江河水势总体平稳,水位呈缓慢下降趋势。截至昨日13时统计数据,本轮强降雨造成全市161个乡镇50.57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9.92万亩,公路中断112条次,直接经济损失18.53亿元,无人员因洪灾、地质灾害死亡失踪报告。

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周(7月13~19日)绵阳市受副热带高压边缘大气环流条件影响,降雨仍然偏多。7月13日晚上到16日白天,绵阳市还将有一段较明显的降雨过程,雨量一般可达大雨,部分地方有暴雨。

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迅即赶往抗洪一线,指挥抢险救灾工作;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分别前往平武、北川、安州、江油、三台、涪城等防汛抗洪一线,检查指导抢险救灾工作,看望慰问转移安置群众。

从近期雨情趋势来看,绵阳市防汛减灾工作面临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严密的部署、更加有力的措施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提醒广大市民注意:当暴雨、洪水期间,应及时自行撤离低洼和沿河地带至高处或楼上,请勿在河道岸边、桥面逗留、围观和玩耍,切勿冒险通过积水路段;外出旅游时要提前了解当地天气和道路状况,尽量避免前往山洪地质灾害危险度较高的风景区旅游;当洪峰过境如有交通管制,请理解、支持和配合交通部门的统一指挥和管理,避免意外发生。

新闻推荐

主题活动保持先进纯洁性

本报讯(张倏越赵银熙)绵阳市游仙区法院于6月29日组织全院干警、退休老干警开展了“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庆祝建党97...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