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山蝶变 从猿王洞到九皇山的涅槃重生

华西都市报 2018-05-11 05:09 大字

九皇山新貌。

开车上了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乘坐缆车,然后滑行一小段索道,你可以领略到500万年前智人猿王的遗迹,再往里走,一段2.2公里长的美丽天然溶洞,会让你应接不暇;参观出来乘坐2公里长的高空缆车,你就可以欣赏到羌碉以及极具羌族特色的羌情园、体验羌族婚礼和坝坝宴,如果你是一个野外活动爱好者,你还可以体验一番徒手捕猎的快感……

这就是如今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九皇山景区带给游客的魅力。如果不是他人的述说,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经历过一场大自然劫难的地方,曾一度面临被荒废的境地。

它的索道人

家在咫尺

地震时先顾游客后顾家

九皇山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景区,大型特种设备就有18种,这也是九皇山区别于其他景区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在陡峭的悬崖上滑行,能够享受到刺激而别样的乐趣。

60多岁的钟国富,是景区索道的总负责人,他永远忘不了地震发生的那一天,当时他和11个同事正在索道平台工作。突然地震来了,这时景区仍有数百游客,而在第一道索道上,还有7名游客的缆车正滑行到一半,电也停了,海拔一两千米山上的巨大石头不断滚落下来。“现场一片混乱,而游客因为过度惊恐不知所措。”滚石砸中了缆绳,缆绳没有断,但已经偏移了滚轴,游客被“搁置”空中。

“救命呀!快来救我!”尖叫声一阵接着一阵,有着丰富的应急突发处理经验的钟国富,和11名员工,非常镇定地带着云梯架、缓降器走下山进行营救。

期间,余震不断,乱石飞落,这些索道守护人没想过要赶快逃出景区,而是一个接着一个爬上支撑架,一个,两个,三个……将7个游客逐一解救搀扶下山。

抵达山脚下大平台时,这里已经聚集了数百名游客,很快,景区有序地将游客安全疏散下山。

没有人知道,这11个员工中,有好几个就是山脚下的村民。50多岁的杨云,他的家就在四五百米旁的永城村,当时他家里还有爱人和老人。把游客疏散完毕送下山后,他才匆忙返回家中救人。“你说我当时害不害怕?想不想先回去救家人,但是意外发生了,我作为一个索道人,我的首要职责就是保护索道上的游客安全。”再回忆十年前的一幕,杨云依然言语坚定。

它的掌舵人

重建

无法直面村民渴望的眼神

地震对于北川羌族自治县人邓远海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如果没有这一场地震,他早已经成为了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地震发生那天,券商、证监会等人员正在做上市验收准备工作。他们一行人在北川县城的一家酒店商议最后的细节时,地震来了,一切都打乱了。

1998年猿王洞作为景点开始开发,2003年,他从私人手中接过了这个景点进行打造。颇有商业头脑的他觉得一个单一景点吸引力还是不够,遂利用现有的一些积累开始逐步开发更多的旅游项目。从那一刻开始,他感觉自己的命运就跟这块土地连在了一起。

然而,十年的努力,在短短几十秒中几乎全毁了。道路坍塌了,索道整体位移了,标志性建筑羌碉倒塌了……几乎就是一夜之间,邓远海一无所有。投资开发欠下的巨资无法偿还,保险不理赔,他不得不变卖现有的资产进行还债,地震后景区转给了几家开矿的老板。

从地震发生到2009年10月,是邓远海最落魄的一段时间。

而最让他难以释怀的不是身上背负的巨大债务,而是这片土地。“我是一个北川人,我觉得命就是这块土地上的。”邓远海心里明白,开矿对这个景区来说,意味着什么——美丽的猿王洞将不复存在,这一片耕耘十年的景区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他心里很痛,嚎啕大哭过好几次。

最让他难受的是,他无法面对景区周边上千个村民的眼神。“他们总是眼巴巴地看着我,充满着渴望!”邓远海说,原来这些村,都是靠伐木和种土豆为生,猿王洞景区发展起来后,他们有的来景区打工,有的则依靠景区做起了农家乐、旅馆,过上了好日子,“突然说没了就没了,意味着又回到了以前贫穷的日子。”5月3日,再次提起当年,邓远海眼眶红润:“你无法想象呀,那是对你的信任,也是你肩上的担子,他们都指望着你能够带着他们继续过好生活的呀!”

曲折

为重建曾受骗数百万元

“我一定要赎回来!”也许跟性格有关系,执着的邓远海开始了四处筹钱的日子。他甚至到成都去找民间借贷,欠下了两个多亿。

然而这仍然是杯水车薪,为了筹集更多的钱,他一度被骗了数百万元。最后在政府的帮助下,追回来了部分钱款。也就在这时候,转机出现了。政府、朋友得知其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重修景区的壮举后,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历经一年多的努力,景区再次回到了邓远海的手里,回到了桂溪乡永城村、金宝石村等这些村民的手中。

“老钟,景区我重新买回来了,你回来上班吧!”再次提起2009年12月接到邓远海的那通电话,这个60多岁的老人,竟突然像一个孩子般在记者面前嚎啕大哭起来:“那一年多的时间,我盼这个电话盼了很久,景区卖给了开矿的,我以为再也接不到喊回来上班的电话了!”

挂掉电话,钟国富给远在上海打工的杨云打电话,他竟然也在电话里哭了起来。连回来上班的待遇都没问,第二天一早就跟工地老板辞工了。陆陆续续,一百多名员工,全部都回来了。

一场宏大的恢复重建就此展开。

用马驼石料,用背扛,用肩挑,杨云还记得重建的日子:比在工地上辛苦得多,挣得少,可是他们一点都不后悔。杨云说,当时还有村民甚至提出来重建期间不要工资。不过这样的提议,最终没得到邓远海的同意。

面对严重受损的景区,意味着一切将从零开始。不过邓远海的志向并不仅仅是恢复原貌那么简单,而是从新开始,涅槃重生。

它的新规划

重启上市

打造羌文化特色景区

盘山公路重新铺设、扩宽到两车道,统一规划村民院落,修建停车场,更换索道,扩充景点项目,重建羌碉,打造羌族婚礼仪式体验园,重修滑雪场,开放捕猎乐园……

“我要将猿王洞一个单一景点,变成一个大型观光旅游、传递羌族文化、体验娱乐的大型综合性景区!”按照邓远海的设想,景区重新统一规划,进行全方位项目开发和打造,结合羌族九皇子的故事,正式更名为九皇山景区。

2010年夏天,景区通过了安全等各项验收,当年7月便开始试营业。在邓远海看来,真正的营业时间应该在2016年。“我要给游客一个全新的九皇山,而不仅仅是一个猿王洞。”事实上,九皇山真的做到了。

如今,开车上了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乘坐缆车,然后滑行一小段索道,你可以领略到类人猿的猿王的遗迹。再往里走,一段2.2公里长的天然美丽溶洞,会让你应接不暇。出来乘坐2公里长的高空缆车,你就可以欣赏到羌碉以及极具羌族特色的羌情园、体验羌族婚礼和坝坝宴。如果你是一个野外活动爱好者,你还可以体验一番徒手捕猎的快感……

来过这里的人,不得不为之折服。没来过的人,一定会慕名而来。

2016年,九皇山接待游客20余万人。2017年,这个数字变成了90多万人,而2018年预计接待游客将超过百万人……

游客增长的背后带来的变化更让人震惊。景区300多名员工,有80%以上都是附近几个村的羌族当地人,“家家户户至少有一到两个人在景区里上班,有的家里还开农家乐、旅馆,收入也从当年的几千元变成了一年收入十多万元甚至二三十万元,这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当地一个农民自豪地说。

就在记者采访期间,多家国资机构前来洽谈再深度开发景区事宜,按照邓远海的计划,景区将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羌文化主题景区。而重启上市的计划,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

对于邓远海和景区的村民来说,一切就好像游客刚刚抵达山脚下的盘山公路,美好还在后面……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秀江

新闻推荐

市第三届残运会暨第二届特奥会13日至19日举行 经大忠出席筹备会并讲话

本报讯(记者郭若雪)8日,市第三届残运会暨第二届特奥会筹备会召开,会议对前期筹备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副市长经大忠出席并讲话。市第三届残运会暨第二届特奥会将于5月13日至19日举...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