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携手本报征集提案线索持续受到市民热情参与 近百条“民间提案”关注发展热点难点

绵阳晚报 2018-04-09 09:47 大字

■记者范萌

备受关注的绵阳市“两会”将于明(10)日起举行。市政协携手本报向社会公开征集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提案线索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热心关注与积极参与。大家围绕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近百条,并将为市政协委员们撰写提案时提供参考。这些建议一旦被采纳,将成为一项项助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实在举措。

加强物业服务监管促进行业规范

市民伍女士打进本报呼叫中心热线2395666建议,进一步加强绵阳市物业服务业管理,促进行业规范,维护广大业主合法权益。

据了解,目前全市共有物业企业400余家,在管项目1600余个,涉及从业人员近3.5万人,服务面积约7000余万平方米,服务业主43余万户120余万人,物业服务业已成为绵阳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绵阳市物业服务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管理中权责不明、开发建设遗留问题多、部分物业服务企业不诚信经营、服务不到位、运作不规范等问题。物业管理和物业收费越来越成为市民关注投诉的热点。

伍女士建议,加强对物业服务公司的监管力度,严审物业服务公司资质,督查公司经营情况、岗位人员资质;岗位人员不合格的、服务质量差的,限时改正;业主强烈反映不满的给予取缔。提高物业服务水平,进而提升城市品位,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一要严格落实前期物业招投标制度,督促开发企业依法在售房前面向市场公开择优选聘物业管理服务企业,制定临时管理办法并明示房屋买受人;二要严格落实物业承接查验制度,严格审查物业管理配套设施完成情况,凡未完成配套设施建设的小区一律不能通过竣工验收,物管企业一律不得承接;三要严格落实日常巡查制度,职能部门要与居委会配合,组织不定期巡查,对管理水平低、信用等级差、服务不到位、收费不规范的企业予以通报批评,甚至取消其在辖区内从事物业服务管理的资格。

城市建设应注重历史风貌保护留住珍贵记忆

读者吴先生建议,绵阳市在城市建设改造中,应注重保护一些重要的历史建筑、优秀历史风貌和人文印迹与脉络,保留绵阳城市的珍贵记忆。

吴先生建议,绵阳市应及时出台保护优秀历史风貌的规定。对重点优秀历史建筑进行“一幢一册”管理,按照建筑物类别、典型性程度、集中程度、已开发程度以及产权、周边配套等情况实行分类定级,全方位立体展现每一处、每一幢优秀历史建筑的原貌和现状。在全面掌握建筑情况的基础上,编制“一幢一册”保护指南,提供给优秀历史风貌建筑使用人、所有权人、修缮施工方、政府监管方等。要加强甄别工作,明确保护、保留和拆除范围。要编辑图册和史料,用“准确的史实、故事化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等,放置在人口密集和酒店等公共场所。采用新媒体手段,将优秀历史建筑原貌和现状多角度展现给大众,真正实现“建筑可阅读、城市有温度”。

增强社区养老服务功能让居家养老更方便

市民贺先生打进本报呼叫中心热线2395666,对进一步完善绵阳市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提出积极建议。他说,目前绵阳市老龄人口呈现出基数大、比例高、增速快、家庭结构小型化与空巢化加剧,失能、失智、失独老人大幅增加等特征,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贺先生建议,大力发展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面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突出社区养老特色。鼓励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委托等形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料理、精神慰藉、老年维权、信息咨询等多元化服务。同时,加大对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扶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其的财政投入,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金兴办民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让这一将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带给老人更多关怀。

新闻推荐

30万字护理日记积累出孝道的厚度

绵阳涪城区安昌路一套不大的房子里,每天都在上演“一群老人哄一位老人”的场景。这群老人是六兄妹,最小的也年届六十。伺候的对象则是92岁的老母亲。6位子女24小时轮流值班照料她,细细写下妈妈每...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