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医生“牵手”机器人强强联合显神威——骨科手术机器人落户绵阳市骨科医院并成功实施首例手术

绵阳日报 2018-03-20 07:33 大字

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分中心成立大会暨开机仪式

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绵阳分中心揭牌

掀起机器人红盖头

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全貌

医生和机器人共同做手术

医务人员正在操作机器人

“骨科手术机器人到底牛在哪?简单地讲,它解决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看\’的问题,二是动作控制问题。”日前,在绵阳市骨科医院发生了一件大事,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绵阳分中心在绵阳市骨科医院正式挂牌成立。在成立大会现场,省市知名骨科专家学者一起为骨科手术机器人掀起了“红盖头”,这台名为“天玑”的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真实面目就亮相在大众面前,不仅如此,还成功实施了首例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瞬时间,骨科手术机器人和绵阳市骨科医院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邓丽李锦辉文/图

“首秀”绵阳“高大上”引关注

2018年3月15日,对于绵阳市骨科医院来说是一个大喜的日子,医院的所有医护人员个个都满怀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因为在绵阳市骨科医院举行了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绵阳分中心成立大会暨开机仪式,这标志着具有“透视眼”“稳定手”,精准至0.8毫米的超强“方向感”,提前规划手术路径的“先见之明”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在该医院正式上岗,从此,患者将能享受精确度更高、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手术治疗。

据了解,目前,骨科手术有三大难题:看不见、打不准、拿不稳。看不见——人眼无法看到内部结构;打不准——打螺钉时,人手的稳定性和操作精度不够;拿不稳——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医生的稳定发挥。传统方法主刀医生必须具有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如有偏差,手术就会有风险。有了“天玑”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在深层三维空间

的精确定位,就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减少透视次数,对病人和医护人员也起到了保护作用,尤其对于上颈椎疾病、脊柱畸形、脊柱翻修、骨盆及髋臼等常规手术难以置钉的患者,以及一些因骨质疏松而不便进行多次进钉尝试的患者极为有利。此外,“天玑”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还具备外部通讯系统,可以通过远程服务平台提供智能医学技术培训、远程手术指导等服务。

“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绵阳分中心在绵阳市骨科医院正式挂牌成立对建立骨科手术机器人使用技术标准,构建专业技术培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我院将在省人民医院的指导下,加强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推动骨科诊疗技术的发展,让绵阳老百姓享受到科技进步和医学发展所带来的成果。”绵阳市骨科医院院长林兮向笔者介绍,近年来,医用机器人在临床诊疗各方面的成功应用,突破了传统手术中,人眼和人手操作的局限,使医生能更加精确地完成众多复杂手术,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使医患双方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精准定位顺利完成手术

日前,川西北地区首例骨科机器人手术在绵阳市骨科医院开展。在绵阳市骨科医院院长林兮的带领下,髋关节科主任弋石泉和他的团队采用最新第三代“天玑”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通过精确“导航”完成了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

笔者了解得知,患者杨某某,女,55岁,因“右股骨颈骨折”“席汉氏综合征”入院治疗,考虑患者体弱多病,为降低手术风险,专家们商讨采用绵阳市骨科医院最新引进的第三代“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助力完

成该项手术。当天下午,笔者在医院工作人员引导下进入手术现场,目睹了由“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助力医生操作的手术全过程。医生在骨折手法复位后运用C臂X光机采集手术部位图像,通过机器人系统的“眼睛”——红外线跟踪器定位,传输到“天玑”机器人的“大脑”——机器人主控台,手术主刀医生弋石泉主任医师通过机器人主控台进行严密手术路径规划,智能机器人的机械臂缓缓展开,移动到准确进钉目标位置,弋主任顺着机械臂导管准

确无误钻入导针,沿着导针植入了三颗7.3毫米直径的空心螺钉。随后放射技师进行透视验证,确定植入的空心螺钉位置长度与规划植入的位置长度完全一致,这台由机器人助力的骨科精准微创手术成功完成,标志着绵阳市骨科医院骨科手术正式迈入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的机器人手术新时代。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的手术要求良好复位,螺钉分布成倒三角形,螺钉遵循平行分散坚强有效固定原则。手术需要植入三颗螺钉,传

统的办法是通过不断的透视,医生徒手掌控角度向骨内盲视植入,要反复很多次都难以准确到位,且容易穿破股骨头。通过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主刀医生只需在智能机器人主控台上,规划标记三颗螺钉的位置和长度,“天玑”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将自动引导路径,医生仅需在规划好的路径中将螺钉植入。“今天我们是第一次操作骨科智能机器人进行手术,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以往透视只能是简单体表定位,骨科智能机器人相当于我们的眼睛深入到病人深部空间,按照规划的路径一次性成功将螺钉植入,切口仅螺钉帽大小,明显减少了病人的创伤,我们做到是真正微创。”和机器人“合作”的主刀医生弋石泉介绍。

患者福音造福一方百姓

没有庞大的躯干,却有着一只可多维度灵活转动的机械手臂。在骨科机器人辅助下,手术有效提高了钉道规划、靶点定位、精密操作的质量,帮助医生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骨科精准微创手术。通过减少术中X线曝光次数,医生和患者所受的辐射量有效减少,不仅如此,它还有一双能实时捕捉手术器械和患者信息的“眼睛”,便于医生确定植入物通道是否正确。它,是国际上首个适应症覆盖脊柱全节段和骨盆髋臼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定位误差不到1毫米,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介绍,“天玑”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由机械臂主机、光学跟踪系统、主控台车构成。从仿生学的角度形容,光学跟踪系统就像是机器人的“眼”,不仅透视骨骼的深处,还实时监控每一个手术环节;机械臂就是机器人的“手”,6轴的设计兼顾了灵活性和稳定性,能达到亚毫米的精度;而主控电脑系统就等于机器人的大脑,传达医生的想法给以上两个设备,帮助医生进行“路径规划”。“天玑”用它的“透视眼”对患处进行三维影像扫描,将手术工具精准定位到手术位置,由于不需要反复透视来确定进钉位置,减少了70%以上的术中辐射,医生与患者受到的辐射伤害大大降低,也降低了患者感染的风险。

“‘天玑\’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是我们国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开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它可以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少手术的创面,提高手术的精准和手术的质量效果,落户绵阳市骨科医院后,从此,川西北地区老百姓足不出川就能享受到这么高精尖的医学技术。”绵阳市骨科医院院长林兮说。

中国制造奏响骨科“强音”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导航技术的发展,导航辅助下的骨科手术已经可以实现“微创”,现在骨科医生有了这台为骨科“独家定制”的“天玑”机器人,它可以用一双稳定、精准、不知疲倦的“手”来帮助骨科医生确保手术的安全性,让优秀的医生更加优秀,让患者多方面受益。

通过了解得知,绵阳市骨科医院使用的“天玑”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造”,实现了2D与3D图像精确配准、机器人随动算法、机器人力反馈安全控制算法、综合避障算法,在机器人控制、患者实时跟踪和路径自动补偿等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目前,

骨科手术机器人能够开展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骨盆及四肢骨科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可填补多项手术机器人的国际空白。

目前,骨科手术机器人已成功落户绵阳市骨科医院,从此以后,髋部骨折、脊柱创伤等疾病都可使用骨科手术机器人来实施手术。笔者了解得知,骨科机器人是推动骨科微创手术发展和普及的核心智能化装备。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涉及医学图像处理、机器人、传感器、医疗大数据、手术规划、虚拟现实以及遥控操作等多学科内容,能够从视觉、触觉和听觉上为医生决策和操作提供充分的支持,扩展医生的操作技能,有效提高手术诊断与评估、靶点定位、精密操作和手术质量,缩短患者康复周期,已成为现代骨科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共同努力服务广大患者

据了解,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是由工信部和国家卫计委联合发文实施的,旨在探索建立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使用技术标准和

临床应用规范,构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对推动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及产业化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此次绵阳市骨科医院国家骨科手术

机器人应用分中心的成立,不仅是对绵阳市骨科医院在医学领域的认可,更是对绵阳市骨科手术领域发展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接下来,绵阳市骨科医院将以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绵阳分中心为动力,积极突出专业特色,进一步扩大医疗服务能力,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夯实基础,厚积薄发,为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在发展中不断改善就医患者就医体验,为医院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新闻推荐

重点项目建设亮点纷呈投资总量和增速排位靠前 今年前2个月全市项目投资建设开局良好

本报讯(记者王庆)昨(19)日,全市发改系统召开一季度项目投资工作现场会暨经济形势分析会,总结交流1-2月项目投资和经济运行情况,分析预判一季度全市经济形势。记者获悉,今年前两个月,全市经济运行态势稳中...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