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巷:宋代小巷的蝶变之路
实习记者杨怡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一座城市的街道名称,往往反映了该城市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自然、人文背景,它刻画着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显示着不同时期的城市文化风貌。
新中国成立前,绵阳城区共有大街小巷60余条,其中巷道占了一半,约30条。街道有以方位命名的,如顺城街、西巷子、临江巷;有以集市贸易市场命名的,如猪市街、盐市街;有以记录城内文化、经济或建筑物命名的,如文庙街、铁牛街;有以姓氏命名的,如马家巷、孙家巷、常家巷、崔家巷等。
“黄家巷”这条历史悠久的巷道,就是以姓氏命名的街巷代表之一。
1
历史变迁便利通道逐渐繁华
“黄家巷在宋代已有雏形,当时为连通东街与解放街的便利通道。”绵州通汤毓良介绍。据《绵阳市城乡建设志》记载,宋代的黄家巷虽已成形,但到了清代它的作用才慢慢显现。道光二十年(1840),州牧陈跃庚在黄家巷西侧(今绵阳一中处)修建绵州试院,此为绵阳市第一中学前身;黄家巷东侧紧邻盐市街,此是清朝、民国年间官府、军队的重要驻地。历史变迁,城市发展,得益于盐市街热闹的人气抑或是绵州试院的灵气,黄家巷从一条便利通道逐渐发展成为一条繁华巷道。
2
庭院深深老城风貌韵味十足
光阴如梭,如今的黄家巷早已褪去旧日容貌,只有从老照片中才能窥得昔日一隅。
老照片拍摄者杨松林对黄家巷记忆深刻,他曾拜读琼瑶小说《庭院深深》,到黄家巷拍摄采风时,小说里深宅大院的形象立刻跃然眼前。“黄家巷不仅有独户居住的大院落,也有小市民聚集的大杂院,市井风味浓郁、老城风貌韵味十足。”
他回忆道,上世纪80年代黄家巷的四合院,不同于一家一户的居住形式。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经济条件甚至不同民族的人住在一个院落,被称为“大杂院”。大杂院里四邻絮絮叨叨的声音是能够穿透空气的,稍微声音放大,邻居就能听见你们家的“小秘密”。那时候,住单元楼的人们是很“牛”的,大杂院里人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于是“小市民”这个词便产生了。
当时条件简陋,很多院落没有单独的厨房,居住在这里的人一般会用麻布、雨棚、竹条在屋外搭建一个简易的厨房。每当中午饭点,各家厨房的味道便会飘散而出,有蒜味、辣椒味、醋味、酱油味……你肯定会觉得呛鼻,但大杂院的住户们却早已习以为常。
做饭的时候,各家炉子上都飘出了饭香。邻居们相互间都问问:“今儿吃什么啊?”遇到有的人家改善生活,做点好吃的,首先想到的是要给邻家的孩子先送点过去,让孩子们都尝尝。这似乎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在大杂院里长大的孩子,小时候都吃过不少别人家的好吃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种代代相传的观念在大杂院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3
梦回绵州寻访“一中”前世今生
如今,从东街步入黄家巷,映入眼帘的是雪白的墙壁,墙上挂满了宣传画册,详细地讲述了绵阳市第一中学的辉煌成绩。置身于热闹的巷道,闭眼回忆,梦回绵州试院。
学校前身为绵州试院,它的历史要追溯到清乾隆五年(1740)。绵州知州安洪德暂借文昌祠(位于通圣街,今一中现校址),延师课读,旧有文昌书院匾额;乾隆十六年
(1751),绵州知州费元龙好文兴学,在白衣庵创修涪江书院(后迁左绵书院,位于文昌祠之左);乾隆三十六年(1771),州移罗江,知州博纯见院舍倾颓,迁于学正署内;道光二十年(1840),州牧陈跃庚在城东隅(今绵阳一中处)修建绵州试院。
光绪三十二年(1906),龙安知府蒋少穆、潼川知府钟润分别将两府书院改为官立中学,绵州知州杨兆龙召
集所属五县士绅商议,将绵州试院改建为中学堂,宣统二年(1910)三月正式开学。改建的中学堂名“绵州联立中学堂”。
今日的绵阳一中,高楼大厦全部取代了木结构房屋,学校大门已改向警钟街方位,原校门成了后门。百年来,她培育了大批人才,已是桃李满天下。
4
传统匠人默默服务街坊邻里
黄家巷巷尾一角,一位师傅坐在小木凳上,旁边放着个大木箱,身前摆一台修鞋机,他拿着鞋子缝缝补补的手上长满了老茧。修鞋摊的主人是田师傅,1988年修鞋至今,凭借出色的修鞋技艺,在这一带小有名气。小小的修鞋摊与旁边耸立的大楼格格不入,巷子里经常有轿车飞驰而过,也有三轮车的铃声穿巷而过,田师傅似乎完全没有被这样的环境所影响,低着头捧着鞋子,一心一意修理着。
记者和田师傅交流时,一位年轻的女孩子提着一双高跟鞋来补鞋底,“田师傅,我跳舞的时候要用,帮我补补鞋底。”田师傅接过鞋看了一下,熟练地拿出一块黑色的鞋垫,一会用胶水粘,一会用小缝纫机缝,五六分钟就把鞋子修好了,收了女孩子十块钱。“今天天气冷,大半天过去了,只赚了20多元钱。”
修鞋30年,田师傅都没涨过价,少则几毛,多不会超过20元。他说,现在越老越觉得这门手艺舍弃不了,已经不再为了赚钱,而是对它的留恋。“肯定是要做到老的,不会放弃它。”
谈到修鞋技术的传承,田师傅也有自己的担心。他认识的同行很多都是他这一辈的老人,很少有年轻人自愿从事这个行业。“现在的修鞋师傅是越来越少了,以前也收过几个徒弟,但他们老早不干了。”田师傅叹息道,修鞋是一门技术活儿,有些人学不会,想做也做不了。但最重要的是现在需要修鞋的人越来越少了,修鞋匠难以为继,怕这个行业会面临消失。“现在生活好了,鞋子没穿坏就丢掉了,谁还会来补鞋?”
最近气温骤降,修鞋摊外的大树被冷风吹得“簌簌”直响。路过的行人快速走过,坐在木凳上的田师傅站起来抖抖身体,活动筋骨,“这巷口风大,衣服不多穿点,还真有点冷。”和记者聊完,田师傅继续做着手里没干完的活儿,他一手握着一只黑色男士皮鞋,一手用粗针向鞋底边缝去……
5
老巷新貌诉说拥军爱民情谊
漫步而前,整条巷道都在讲述一个深情的故事:军民情谊。除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视人民为父母、视驻地为家乡”等标语外,白色的墙壁上挂满了照片,在抗震救灾中,数千名子弟兵,用忠诚、勇敢和牺牲精神,找寻生命奇迹。在浑浊的激流中,在泥泞的大坝上,在洪水包围的圩区里,他们用血肉之躯铸就钢铁之城,诠释着“最可爱的人”真正内涵……一幅幅照片从巷口陈列到巷尾,黄家巷承载了“军爱民、民拥兵”的深情。
每座城市都有一些隐藏的秘密,它可能是一间小店、一种味道、一个人、甚至是一条街道……或许你手里的旅行指南不会推荐它们,甚至连本地人都不是特别熟悉它们,但是,透过它们,你才能看到这座城市的本色。
倘佯在老街巷,仿佛穿越在时光隧道里,从一条条老街、一个个老建筑,就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也许正有一条老街巷在你的脚下悄然延伸,默默诉说着久远的历史往事……
如果你是老绵阳,熟悉绵阳的那些老街巷,欢迎来电来信提供线索。
电话:0816-2395666投稿邮箱:davideng@163.com
新闻推荐
建设中的绵西高速梓江大桥(视觉绵阳·资料图片)□本报记者赵烨新闻回放2017年,绵阳市按照“十三五”规划要求,实施城建、交通、集中发展区建设攻坚行动,整体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功能品质,加快建设智慧城...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