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家庭农场抱团 路子越走越宽
□本报记者杜畅
11日,在位于游仙区石板镇杆柏村蜀洲家庭农场的藤椒地里,工人们正忙着喷洒除草药。今年,农场主李秀发的200亩藤椒喜获丰收,20万元的收入让他很是满意。除了今年藤椒价格依旧高企外,当地农业企业、家庭农场抱团发展的新模式,让他的种植成本大大降低。
针对家庭农场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销售渠道不畅、市场竞争缺乏话语权等问题,石板镇因势利导、大胆创新,组建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单元的家庭农场联盟,引领家庭农场抱团发展,全面激活现代农业发展新动力。
资源整合激活发展新动力
石板镇是一个以种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小镇,土地肥沃,气温适宜,这里的农业呈现出小规模种植模式:许多村民流转数十亩土地发展家庭农场。
该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欣欣向荣,但弊端也不断显现:各农业主体各自为政,种什么、如何种?全凭各自的市场经验。“以前粮商都不愿来我们这收粮,收上来的一车水稻可能有5、6个品种,质量参差不齐,只能当作‘杂稻\’卖,售价比市场价低0.1-0.2元。”石板镇副镇长张代利说,可别小看这一两毛钱的差距,对于农业来说可能就是亏和赚的区别。
如何保障农民利益,让土地的产出变成实实在在的财富?在对全镇农业进行审视后,镇政府提出“资源整合、抱团发展”的思路,2016年12月,绵阳市首个家庭农场联盟—石板兴仙家庭农场联盟成立了。该镇78个家庭农场、12个专业合作社、18个农业企业加入联盟,形成了资源、信息、技术、市场共享,抱团发展的格局。
张代利表示,在生产经经营中,联盟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实现生产工作中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生产,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合作共赢。“优质良种统一订购,秧苗统一繁育,农资统一以批发价供应,植保全托管,机收、机耕、秸秆还田,农产品保价全收购。”张代利说,联盟还培育了“石板兴仙牌”品牌,联盟企业在产品达标后均可无偿使用。
抱团取暖孕育催生新商机
对于森柏村利丰家庭农场业主张宗华来说,加入家庭农场联盟的好处直接体现在种植成本的降低上。53岁的张宗华种粮已经20年了,目前在森柏村共流转土地300余亩。张宗华为记者算了一笔帐:“就以防病虫害来说,以往每亩地人工费在60元左右,家庭农场联盟成立后,联盟内的农资服务商直接通过无人机进行施药,加上药水每亩仅需30元;集中采购的肥料每吨能便宜200元。”
张宗华也是联盟发起人之一。今年年初,以他为主的耀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6名种粮大户和120名本村村民入社,在1200亩的土地上开始掘金。合作社通过集约优势对外承接订单,与粮企签订保价协议种植小麦和水稻,同时通过联盟内专业农资企业提供的技术支持,今年夏粮优质高产,每斤收购价高出市场价0.15元。成立仅一年,合作社就实现产值300万元。
联盟内实施资源互补战略让张宗华看到了新的商机,他拿出多年积蓄购置了4台旋耕机、2台收割机和1台育秧机,除了满足合作社需求外,还为联盟内的成员提供服务,今年购置的农资器械已经为他赚取了10余万元收益。目前,他又看准了趋势,准备修建烘干房和仓储中心。
当下,石板镇家庭农场联盟产生的集聚效应正逐渐发酵,农资企业带来了最优惠的销售协议,有机肥厂、泡菜加工厂正在开工建设,越来越多的客商上门求合作……“前不久,有9位眉山客商又找上门来要在石板流转土地种植柑橘。”张代利说。
与大型农企“平等坐在谈判桌上”曾经是石板镇农业业主的期盼,而今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前不久,联盟开始承接下年度生产订单,与仙特米业和梓洲台沃公司签订了3000亩优质稻生产协议、与全兴种业签订了1500亩蔬菜制种生产协议、与川鼎香签订1000亩青菜、辣椒等泡菜原料产品生产协议;与义联肉食品公司签订了10000只小家禽订单。
新闻推荐
绵阳市首场网约车“驾考”昨日开考 考试合格率87.5%,70名司机现场拿证
首场网约车“驾考”现场□李亚尧本报记者田明霞文/图昨(12)日上午,绵阳市首场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在圣水驾校举行,首批共有80名驾驶员参加考试,最终有70人考试合格,并现场拿到了《网络预约出租汽...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