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涪城:传统小产业变身“白富美”
本报讯(汪勇记者张伟)蚕丝年均总产值3.5亿元、农民年均茧款收入2.2亿元,亩桑蚕茧收入比同业高出3000元以上;蚕桑产业园被命名为“四川省现代蚕桑产业示范园”“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涪城蚕茧”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中国纤检局抽样检验中,“涪城蚕茧”和“七彩之虹”精品生丝各单项及综合指标连续三年排名全国第一;6A级顶级精品生丝成为APEC会议和G20峰会领导人服装原料丝以及LV、爱马仕等国际顶级品牌指定原料,茧丝产品远销欧美……
在不少地方蚕桑产业日渐式微、众多蚕桑企业被逼转型的大环境下,涪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仅有3万余亩桑园的传统小产业——蚕桑产业变身“白富美”,成为全指标均领航中国乃至国际的知名品牌、行业标杆。近日,在“寻找2017四川十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案例”活动中,涪城蚕桑产业发展样本成功入选候选案例。
近年来,涪城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以企业为主体推动蚕桑产业100%面向市场,将蚕业生产纳入政策性农特产品保险试点,政府出资75%、企业出资25%,减少生产风险。首创“龙头企业+服务主体+生产主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将栽桑养蚕作为“第一车间”,统一打造高标准桑园,直接参与桑园建设、蚕茧生产;推行小蚕专业化共育,共育户按技术标准指导农户饲养“商品小蚕”;鼓励农户适度规模返包企业统建桑园,实现“拎包发展”;企业对鲜正茧实行保护价收购,并从销售利润中提取比例对服务主体、生产主体进行奖励和补贴,该机制被列入《四川省2013—2020年蚕桑产业发展纲要》重点推广。在服务保障方面,涪城区推进企业标准化管理,由企业为农户建高标准桑园、蚕棚和蚕台,统一配置省力化机具,全程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市场保障;编织覆盖乡镇、村组的蚕业技术服务网,整合企业、基层技术服务力量,为农户提供24小时上门服务。截至目前,涪城区统一成片规模流转田地建设高标准桑园7000余亩,建成标准化蚕业基地30000余亩,培育5亩以上业主大户500余户、返包20亩以上大户220户,带动农民养蚕近万户。
围绕蚕茧产品高端供给,涪城积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与产学研相结合。成立涪城现代蚕业院士工作站,组建科技开发中心、蚕种孵化中心等,成功研发空中滑轨式多层可变蚕台、移动蚕盒车、智能补湿器等多项专利产品,推广应用蚕业科技成果20余项,研发新型实用技术1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0项。为提高产业效益,涪城区全面推行温带蚕业多批次养蚕,变一年四季蚕为六批次养蚕,引导桑园栽植规格由过去的“415”“421”变为“6215”,对省力化自动上簇蚕台、标准化养蚕大棚进行5代改造,推广应用大小蚕用消毒喷粉机及省力化饲育技术等,达到了节本、节地、节力的良好效果。在全省率先推行“仪评收茧”,引进推广、提升改造“强桑1号”桑品种、“秋华×平30”雄蚕新品种,从标准化生产技术、现代化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全控制等环节,精心打造质量一流的“涪城蚕茧”品牌。
涪城还围绕“蚕”和“桑”做文章,先后开发“八倍蚕”蛹虫草、“桑之玉”桑叶茶、“七彩之虹”精品生丝及丝棉被等二产产品,利用废弃桑枝条年产桑枝食用鲜菌2000余吨,蚕沙年产有机肥10000吨,实现年销售收入3200余万元;积极探索“旅游+”“生态+”等模式,先后实施了“千鹤桑田”观光带、“杨家绣房”体验培训馆、“七彩之虹”精品生丝制品及服饰品展示厅、“桑之玉”桑葚酒庄加工体验、“桑之玉”桑叶茶文化品味厅等一批传承丝绸文化的三产项目,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实现收入1000余万元;应用“互联网+电商”模式,推动流通方式转变,年电商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荣李灵越)央行支持绵阳军民融合及科技金融发展暨货币信贷大数据系统推广运用会近日在绵召开。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李铀,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学宁,副市长孙福全出席会议。据了解,为有效...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