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冠”再展绵阳“文明范”——写在绵阳市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之际
从2011年首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到2014年再次保持这一称号,再到今年继续保持这一殊荣,绵阳,已成功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绵阳人孜孜不懈的追求,让文明已深深地融入这座城市的血液之中。
对绵阳而言,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蝶变”过程,也是一次“内外兼修”的主动冲刺。沐浴现代文明之风,绵阳正变得更美丽、更现代、更宜居,也更加充满生机活力。
□本报记者梁明/文任露潇/图
A凝聚力量合力共建文明绵阳
当今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品牌价值时代。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地方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无形资本”和战略资源,是一座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如何连续三届保持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并将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绵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认真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指标要求,结合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建设的实际,扎实落实各项指标任务。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每年专题研究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每年2次、市文明城市建设指挥部每年不少于4次召开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会议,总结安排部署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年带队检查督促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并将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作为全市“重点工作”之一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考核。
争创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各地分别按照文明城市考评细则制定了具体方案,逐项分解落实任务,各单位、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自觉投身到争创活动中,形成了人人主动参与创建的良好局面:城市管理部门多次组织对建成区内农贸市场、城郊接合部、城中村、物业小区、沿江岸边的环境卫生、进出口公路两侧的环境卫生、秩序以及除四害等进行专项整治;22个窗口行业主管部门对归口行业、单位的设施规范、管理规范等内容进行了集中检查,银行、税务、气象、电力等窗口服务行业自觉开展文明行业创建,充分发挥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文明单位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责任;市级媒体开辟专版、专栏,通过宣传引导,强化市民在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中的责任,让大家自觉参与到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中来,鼓励市民“随手拍”,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城区各大路口、广场、公园等公共区域设置了300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宣传标牌,广泛调动全市干部群众的争创热情。
B道德引领唱响“真善美”赞歌
在绵阳,有这样一个人,他是孤寡老人的“儿子”、困难群众的“兄弟”、家庭贫困单亲孩子的“父亲”,他就是全国最美志愿者、四川省十大最美志愿者获得者宋汶祥。
在北川唐家山深处,有这样一位少年,自从父亲在“5·12”特大地震中失去双腿后,8年来,在生活重压之下,陪父亲走出地震阴影,他就是全国“特别关注孝心少年”称号获得者段翔。
在绵阳,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一次次用鲜血挽救生命,帮助无数个家庭,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他们就是“晓燕志愿者服务队”。
一个好人一面旗,一个团队就是一盏灯,在文明城市建设的征程中,绵阳通过道德引领,唱响了真善美的赞歌。
精神文明建设在绵阳为何能蔚然成风?源自于绵阳在全社会持续性、全方位、多形式地营造“传承道德力量、弘扬美德树新风”的氛围。绵阳连续多年在城乡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在身边”创评活动,在各行各业、街道(乡镇)、村(社)设立善行义举道德榜,运用事迹展览、巡讲巡演,微电影、电视专题等多种形式,营造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社会氛围;每年举办“道德的力量——德耀绵州”道德模范颁奖典礼;每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3月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推动争创活动不断深入;常态性以家族、家教、家风建设为重点,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以及寻找“最美家庭”和“好家风好家训”评选展示活动。目前,已先后向省文明办推荐了身边好人候选人520名,推荐道德模范候选人80名,评出全国道德模范1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名,中国好人17名,四川省道德模范11名,评出全国文明家庭1户,全国最美家庭2户。
绵阳还从细微处入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城市建设,将广场、街道、社区、学校、乡镇等区域,打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阵地。劳动模范、美德少年、身边好人、献血先进……荣誉墙上34位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事迹引导过往人们见贤思齐,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希望通过身边的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站上道德建设的‘大舞台\’,让‘道德\’之力化无形为有形,有效增强市民的道德意识,激发大家的道德自觉。”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C志愿服务“微力量”推动“大文明”
在交通十字路口,当有人冲着红灯迈出脚步时,会有人伸出手,微笑着制止;在汽车站和火车站等车时,总有不知名的“小红帽”为旅客提供帮助、维持秩序;在空巢老人家中,时常会有许多不认识的“子女”前来探望,慰藉那些孤独的心灵……30余万余名注册志愿者,无数个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志愿服务的力量,如同火炬一样在传递、在汇聚所有人的热情。
一场场志愿服务活动遍地开花,呈现出一幕幕和谐的场景、一幅幅温暖的画面。近年来,绵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统领,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志愿服务阵地,全面推进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专业化和常态化。绵阳在扩大志愿服务的覆盖面,着力构建网格化服务体系,在大力完善志愿服务总队机制的基础上,发展各类志愿者服务组织3834个,注册志愿者30.2万名。建立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350个、公共场所志愿服务站点300余个、志愿服务基地20个,实现了志愿者、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的有效对接。通过项目引领、项目招募、项目扶持等措施,组织开展了邻里守望、专项扶贫、天使送健康、建设幸福美丽绵阳等200余个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常年参与的志愿者达80余万人次。4名志愿者、2个志愿服务组织、1个志愿服务项目、3个社区在全国获奖。绵阳志愿服务的总队体系和“四化”理念被全国志愿服务专家誉为志愿服务“绵阳模式”,为中国志愿服务探索出了绵阳经验。
使命不停歇,文明再出发。未来,绵阳还将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让文明的光芒绽放于城市每一个角落。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处处都有志愿者的身影
窗口单位微笑服务(视觉绵阳·资料图片)
乡村少年宫成为孩子们的兴趣乐园(视觉绵阳·资料图片)
尊老爱幼
新闻推荐
贯彻海绵城市要求成为项目和规划审批的前置条件 绵阳市已确定近百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本报讯(记者兰建春)记者20日从绵阳市多个部门获悉,海绵城市建设已在绵阳示范运用,科技城集中发展区、西山公园、富乐山公园改造等均采用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结合五年城建攻坚任务,目前全市已确定近百个...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