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诗学向度的政治情怀发抒 ——绵阳当代诗歌创作论之海凡

绵阳日报 2017-11-12 08:03 大字

□冯源(绵阳)

对于有着丰富军旅生涯,又长期从事基层党务工作的海凡而言,他的人生与一般诗人的人生具有非常明显的不同,守护正派、秉持正直、捍卫正义、袒露正气,不仅是他人生内涵的主要色调和基质,也是他立身的根本。因而步入诗歌艺术世界的海凡,便矢志不渝地恪守着一个属于他自己认定的书写原则:以诗学维度的政治抒情来发掘人类世界里的崇高价值。正是基于这样的诗歌创作原则,海凡陆续出版的《纯情的歌手》《走进红都》《帆从海上来》《风中的回望》《海凡诗选》5部诗集,其主要内容的构成便鲜明地体现出对人类世界崇高价值的努力发掘,逐步成为在当代诗坛上享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的政治抒情诗人。

从诗学维度来审视和解读海凡的诗歌艺术,的确给我们以一种非常鲜明而强烈的政治抒情色彩,但透过这种色彩的表象我们不难发现,诗人其实是在表达一种迥异于当下现代诗写作的诗学精神追求——以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那些政治伟人、革命英雄、历史豪杰、时代名流,为自己诗歌艺术主要的审美观照对象,通过对他们的伟人气势、英雄气概、豪杰气派、名流气度的细致描绘和深情歌咏,来彰显富有崇高美学意义的诗歌风格和审美精神,也由此凸显自己作为诗人的卓越见识和独立精神。他的这种诗歌创作倾向,不仅没有和正处于流行浪潮的诗歌时尚亦步亦趋,而且富于特立独行的思想气概及其“我手写我心”的精神勇毅。

《高山与我们》以毛泽东的生日作为描绘人物和抒发情感的切入,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艺术地再造了这位伟大政治家如巍巍高山般耸立的领袖气势、革命襟怀、卓越才能,深情歌颂了毛泽东同志为中华民族的翻身解放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同时也非常明确地提出:要认识这位伟人,就要像认识自己那样,首先把他置于人的层面,然后才是社会历史和政治家的层面,这才是符合辩证思想的。在诗人看来,任何一位伟人都既是一种人的历史性存在,又是一种历史进程中的人的存在,他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功与过、是与非、主流与枝节等诸多问题,如何客观公正和全面准确评价,诗人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充满着深刻的唯物思想和辩证哲理。所以诗人从宏大的历史视野着笔,以概要的笔触、精当的文字、高亢的节奏来歌咏毛泽东光辉的一生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历史功绩,使这首诗歌作品富有了高迈伟美的气象。

《国风周恩来》以共和国革命史上另一位杰出伟人周恩来为审美对象,以“国风”一词来进行形象内涵的界定,把书写的重点聚焦于这位伟人那双颇富强烈动感和精美细节的手上:左手轻轻一掏,便是“治国经典”“安邦良剂”;右手朝上一抬,就能“握着草木”“抚平大地”。在诗人力透纸背和极富铺陈色彩的审美描述中,一代伟人的非凡才干和绝代风华跃然纸上,不仅富于立体美感和典型细节的形象塑造,而且给予读者以审美的触动和震颤。

在《怀念邓小平》一诗中,诗人则以素朴而质实的笔触,来传写这位力主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总设计师的伟岸形象。在这首诗里,诗人并没有如先前那样,着意于历史风云际会的宏大背景去开掘这位伟人的形象内涵,或者是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里发现这位新时代领路人的政治智慧,而是从一个人的普通生活行为、日常化的工作细节、个体性的情感表达特征等方面入笔,突出表现邓小平作为“中国人民的儿子”的平凡性和“同人民最为亲近又最能够同人民达成深沉默契”的不平常性。这样的艺术表现,使我们得以觅见一个人而非一个神的朴实无华的内在神韵和审美特质。

大力谱写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极力歌颂在我们民族解放斗争和在共和国建设事业中的英雄人物,也是海凡诗歌政治抒情的重要内容组成。进入《八女投江》为我们营造的诗意氛围,人仿佛一下被置身于数十年前的抗日烽火中,八位弹尽粮绝的中华女子宁死不屈的英雄壮举,不仅激励了无数的革命后来者,同时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所以在诗人的情感认知和诗意表述里,这八位英勇的中华女子毋庸置疑堪称民族腾飞的中国龙象征。在《狼牙山五壮士》里也同样表达出这样的意蕴,认为五壮士跳下去的并不单单是一种生命,而是蕴涵着“不朽的灵魂”“燎原的火种”“不屈的脊梁”等精神内涵的丰富能指,由此将他们的英雄壮举擢升到一个非常具有现代意义的崇高思想的精神境界。

将笔触深入到我们民族更为遥远更加灿烂的历史中,通过对历史的现代性审视来描绘历史人物及其传达对历史人文的个性化理解,也是海凡诗歌政治抒情里的思想表达之一。面对浩瀚的历史人文时空,诗人从容自若地遴选着自己的审美观照对象,构建了一幅快速流变、波澜壮阔的历史人文图景。这幅图景里,首先向我们奔来的是战国时代的著名刺客荆轲,诗人没有去煞费苦心地再现荆轲刺秦王那一幕惊心动魄的场面,也没有着力去表现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而是别出一笔,把这位刺客的内心柔弱及其心理活动展示得淋漓尽致,认为柔弱单薄的荆轲在强悍凶残的秦王面前,只能留下“悲切之泪”和那首名扬千古的《易水寒歌》。在诗人笔下,刺客荆轲所构造的历史风云,已然成为我们审视历史的一种方式,成为我们思索作为刺客的命运悲剧的一个范本。随之而来的,是“流芳恒世”“智勇满身”的孙膑,是“沐着狂风暴雨”的屈原,是诸葛亮、刘备这些三国风流人物,是用天赋打造了盛唐田园诗巅峰的王维,是以文学艺术揭示民族劣根性和启蒙社会的鲁迅……像自如切换的历史风景向我们浪潮般涌来。

作为诗歌艺术创作的一种方式,政治抒情诗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发抒诗人的政治情怀,表达诗人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也同时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所以,无论是作为诗人群体的艺术认知,还是诗歌研究的学理逻辑,理当不该将之排除在诗学向度的门外。

(作者系绵阳师范学院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

新闻推荐

京东方项目及周边地区供水工程全力推进

昨(9日)上午,高新区3536厂门口,几名工人正在进行城市供水主管道安装作业。这是市水务集团实施的B11项目及周边地区供水工程的一部分,目前这项工程正在加紧推进。■贾玺皮锐记者吴春华据悉,京东方第6代A...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