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科技城创新中心企业巡礼 传承工匠精神 坚持自主研发——绵阳俊联科技有限公司发展13年的生存之道
近年来,“企业+工匠精神+创新”形成的合力正在成为中国制造的灵魂所在和力量源泉。位于绵阳科技城科技孵化大楼的绵阳俊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俊联公司),成立于2004年,该公司以技术开发为核心,致力于定制电子设备的研究,同时凭借着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产品的自主研发,在13年的风雨洗礼中不断发展壮大。
1分工合作合理布局公司顺利度过前4年
成立之初,俊联公司的注册资金为100万元。“当时资金有限,而且我们都清楚,很多小公司的寿命仅有两三年,所以必须努力‘让自己先活下去\’。”公司负责人代国友回忆道,“由于公司合伙人是技术研发方面的能手,所以我们分工合作,他负责技术,我负责财务和产品销售。”
技术是任何一家科技型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一家以技术开发为核心的高科技公司,科技型人才对俊联公司显得尤为重要。看破这一点后,俊联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储备人才。“很多人才都是我们直接从武汉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学校招来的毕业生,然后自己培养。”代国友介绍道,公司一方面通过不断培养科技人才,另一方面专注新技术的研发,所以公司有了稳定的客户群体,才能够平稳度过前4年。
2遭遇人才流失险些失败坚持不懈渡难关后入驻科创园区孵化大楼
本以为能够这样一直顺利地走下去,但2008年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打破了公司的发展轨迹。在2008年至2009年期间,俊联公司接连遭遇人才流失,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走了5个人。“一下子走这么多人,当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代国友告诉笔者,自己是成都人,“很多朋友都劝我,你在成都能轻松找份好工作,或者可以把公司搬回成都,为什么非要绵阳成都来回跑,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而他认为,拥有众多高新技术公司的绵阳科技城在科研方面的发展和资源是川内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中物院、九洲及长虹的高技术人才为绵阳当地的科技公司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持。或许正是这份坚持,才使俊联公司一直发展到现在。
人才流失后,由于人手紧张,俊联公司只好把一部分产品的非核心技术外包出去,自己坚持核心技术研发。这样,俊联公司“咬紧牙关”地度过了自己最艰难的时期。2012年,绵阳科创园区向俊联公司发出邀请,欢迎他们入驻孵化大楼。
“前2年房租全免,3年后税收还有减免。”代国友欣喜地说道,“这样的好机会我们当然不能错过,省下的资金就能用来培养更多的人才。”据代国友介绍,科创园区还会帮助企业申报专利、申报新技术,一些项目还有专项资金。于是,2012年12月,俊联公司进驻科创区孵化大楼,并继续传承着工匠精神,不断开发出新产品。
3绵阳科博会大舞台碰撞出思想火花
随着条件的一点点好转,俊联公司的注册资金也从当初的100万元增加至500万元。2017年,俊联公司在科博会的“助攻”下再次迎来了新的转折点。
俊联公司因产品属性等原因,之前的绵阳科博会并未参展,代国友坦言,因为客户稳定,所以公司并没有把心思花在产品的推广上,只是埋头认真做着自己的事情。直到今年的科博会,他参加了公司负责人间的座谈会和相关活动,感触颇深。代国友表示,每一个公司的领域或者产品并不相同,但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却值得借鉴和学习。与其他人交流,不仅能够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更让他觉得原来公司的发展还有那么多种可能。受到科博会上其他公司的启发,俊联公司决定,今年将把分散的力量收回,专注某一类产品,包括研发、生产到销售等所有环节。代国友认为,曾经他们的发展思路是“让自己先活”,今后将是“怎样让自己活得更好”。同时,俊联公司还将加强对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目前,俊联公司正在加紧研发他们的新产品——锂电池协同管理系统,如果顺利完成研发,将极大延长锂电池的使用时间和寿命,让锂电池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他告诉笔者:“希望下次的科博会俊联公司能够带着这个军民两用的产品参展。”据了解,俊联公司与中物院、南方集团、中船、中核、长虹、九洲等多个国内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曾露蓝怡)
新闻推荐
谁是绵阳十大最美家乡人 请您来投票 绵阳晚报官方微信投票平台已开启,15日23:00关闭
总有一些人,感动着这座城市,感动着我们。2017年绵阳“最美家乡人”评选投票活动开始啦!由绵阳市文明办、绵阳日报社主办,绵阳晚报携手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及全国30多家媒体举办的2017年“最美家乡人”...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