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串起绿色发展产业链 创下资产近3亿元 ——绵阳退役军人戴斌的创业故事

绵阳晚报 2017-07-24 11:46 大字

以生态农场、园林艺术、生态食品、立体餐饮、互联网平台串起一条绿色发展产业链,创下资产近3亿,带动退役军人、当地村民及技术人才330余人创业就业致富。四川佳蕊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斌,从绿色军营到绿色园林,与这一象征着生命活力的色彩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一片绿意盎然的世界里,他描绘着人生最美的风景。

■记者范萌

艰难起步大火烧不灭的创业梦

戴斌是涪城区青义镇人,1990年3月入伍,1993年12月退伍。3年多的军旅生涯,2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获得师团嘉奖。退役后,他天南海北打拼,经历了多岗位锻炼。后来为了照顾家人,回到绵阳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一开始,和朋友开了一家小餐馆,就在餐馆逐步走入正轨的时候,一场大火将餐馆全部烧掉,损失惨重,背了一身债务。”回忆起创业初期的不幸遭遇,戴斌感慨万千。但骨子里刻着军人不服输劲头的戴军,没有被困难击倒。2002年,他靠着仅有的2万元钱,再一次走上了创业之路。

这一次戴斌选择了园林花卉市场作为自己的创业方向。经过深入考察,他在青义镇龙中村租地20亩开始花卉苗木的种植培育。当时没有经济实力雇佣员工,他既当老板又当工人。苗圃的围墙、沟渠、生产用房等基础设施,都是他和两个战友一身泥巴一身汗建起来的。起初没有种植的经验,他就从批发市场采购各种花卉进行种植实验。没有专业知识,他天天跑图书馆查阅书籍,购买相关资料。“我认为创业就像修房子一样,基础总要做扎实,才能修得更高。”戴斌这样总结自己三年的创业之路。

有耕耘就有收获。在不断探索努力中,戴斌的花卉市场迎来了丰收。2005年,戴斌在原有花圃的基础上建设兰花种植大棚4000余平方米,开展自动化大棚种植,种苗、花肥、技术,全是引进的先进技术。技术上去了,生意也随之好了起来。他不仅在绵阳本地把花卉园林经营得红红火火,还承担了成都、贵阳、六盘水、武汉、安陆等多地景观绿化工程,业务迅速拓展。

独辟蹊径绿色产业链被央视推广

正当花卉培育产业发展壮大时,戴斌又面临了新的问题。由于“5·12”地震灾后重建需要,他的花圃基地面临搬迁,新建基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涪城区和青义镇政府为他积极争取了大棚建设扶贫资金150万元,他又贷款500万元,新建了5000余平方米花卉种植大棚。2012年底刚把大棚建好,花卉市场却又开始变得不景气,产品卖不出去,每月还要偿还相关贷款利息,压力再次袭来。

戴斌决定寻找新的突破口。“根据市场需求,当时我想,我拥有这么好的花卉园林技术,为什么不在这基础上打造一个属于绵阳人民的后花园呢?”有了新思路,戴斌在花卉大棚中利用古代园林和现代花圃思维和技术,建造集多种花卉、水帘、果树、假山、鱼鸟为一体的立体式、体验式的生态系统。通过不断探索和改进,戴斌成功打造了兰庭生态园,生态园可供人们休养、观赏、餐饮、交流等,吸引了大批顾客。他的兰庭生态园新颖模式,在2013年与2015年两次被央视报道。

兰庭生态园模式成功后,戴斌又利用多年积累的苗圃技术,开始打造纯有机蔬菜基地。他购买无污染土壤,配置营养土壤,并建设沼气池,利用周边谷物秸秆、禽类粪便发酵,产生高效的沼渣、沼液做天然肥料,然后用花卉过滤出干净的水,进行灌溉,建立起了循环的有机蔬菜生产链,生产出具有美化环境、食用和观赏三大功用的有机蔬菜。如今,他不仅为许多家庭配送健康有机蔬菜,还美化绿化了环境,同时还让不少家庭前来体验了采摘的乐趣。而在他倾心打造的农副产品配送中心,新增就业岗位超过300个,为330余名退役军人、当地村民及技术人才提供了更大的创业就业致富平台。

如今,戴斌已成功组建了一个集立体生态农场、园林艺术、生态食品、立体餐饮、互联网平台等产业为一体的农业科技公司,资产规模达3亿元。在绿色产业发展的天空,戴斌用智慧与创新,描绘着人生最美的风景。

新闻推荐

绵阳上半年新签约重点招商项目210个 拟投资额1158亿元

(记者任毅)记者日前从绵阳市投资促进局获悉,今年上半年,绵阳新签约重点招商项目210个、拟投资额1158亿元,其中10—30亿元14个、30—100亿元5个、400亿元以上1个,重大项目引进取得丰硕成果。“发展是第...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