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做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冬日暖阳下,沿着乡间公路前行,来到江油市新安镇,“江油市新安医养中心”的标牌引人注目。
一楼是日间照料中心、棋牌室、餐厅和康复理疗区,二楼房间内,独立卫生间、电视空调应有尽有,整洁的空间,柔和的色彩搭配,让医养中心既舒适又温馨。老人们或下棋、或聊天、或晒太阳,好不自在。
镇村数量的“缩减”催生改革成效的“裂变”。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江油新安镇整合原新安敬老院和原义新敬老院,组建了新安医养中心。
新安镇的华丽转身,折射的正是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绵阳乡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全省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唯一的综合试点市,绵阳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成效明显。今年以来,绵阳再度加码提速,坚持“六个导向”,紧扣“四大任务”,着力推动城乡格局调适、管理体制调顺、产业布局调优、服务治理调强,54项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190余项改革做法在央省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绵阳用改革敲响乡村全面振兴的铿锵鼓点。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灵越
科学谋划健全机制为多元发展赋能
两项改革扩大了镇村空间,拉开了发展框架,对发展的理念、方式、条件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如何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作答?绵阳市始终因地制宜抓落实,去年年初对照省“1+24+1”专项工作方案,跟进完善市“1+28”改革方案,制定《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及《重点任务清单》,明确152项重点任务,制定改革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不搞“齐步走”。
突出任务落实,建立“专班推进+常态督导+拉练比拼”机制,将改革进行到底——
去年,绵阳市开展一轮全覆盖专项督导和一轮监测评估,制定“三张问题清单”,通报问题、提出建议,并以“发点球”的形式予以反馈整改;完善拉练比拼、对上争取等工作机制,组织各地各牵头部门开展拉练比拼28次,累计争取各类试点162个、各类资金23.32亿元。
坚持高位推动,做实做细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蹄疾步稳方向笃定——
去年以来,市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市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推进会等会议上及时对接落实部署工作,全省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现场推进会议在绵召开,期间推出了40项典型经验,会后93个市县来绵考察,绵阳坚决扛起了为全省在面上推开积累经验、作出示范的重要使命。
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与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有效衔接——
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绵阳闻令而动,组织各县(市、区)做好县域内片区划分,将全市166个乡镇(街道)划分为42个乡镇级片区,划分村级片区392个,设中心村473个,制定了《绵阳市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方案》,在安州、江油、三台分别选取一个乡镇级片区开展试点,在试点基础上全面启动乡镇级片区规划编制。
从夯基垒台到立柱架梁,从理清改革脉络到搭建主体框架,全面提速、扩面、拓深,绵阳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稳步迈向深水区。
优化配置发展产业为乡村振兴蓄能
1月20日,平武县锁江羌族乡黄坪村农业产业园内,村民张兴荣一大早就忙着松土、除草,对产业园进行日常管理。
“我现在在家门口务工,每个月可以挣2000余元,非常不错了。”张兴荣掰起手指算账,土地流转给村里建产业园每年有分红收入,加上务工收入,总体收入在当地还算不错,比从前好过多了。
两项改革以来,黄坪村破解集体经济“干什么”和“怎么干”,利用本地民居空房、闲置生产用房改建民宿17家,并由“村投公司”流转土地230亩,建设白芨、茶叶等特色产业基地和现代化标准化香菇产业园,结合山水林田和文化资源,推动“农村变景区”“风景变钱景”。
在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绵阳各镇村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挖掘优势、发挥特色、深化改革,为全面乡村振兴集聚强劲动能。
四季都能吃上新鲜的水果,人人都享受到发展成果,这是盐亭县巨龙镇天水村“花果嫘乡”给人们的第一印象。
天水村和水集村合并为新的天水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水果产业,带动了周边地区产业发展,村民靠着水果特色产业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特色产业逐渐做强,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2021年全市建成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产业路旅游路246.1公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污水治理率、生活垃圾治理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71.7%、99.6%、94.8%……
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全面铺开以来,实现了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反应”的转变,为绵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擦亮了发展底色。
关注民生优化服务为民生福祉聚能
群众的获得感是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点工作,也是题中之义。
群众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去年以来,绵阳着力在教育、医疗、养老、党群服务等领域发力,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因为改革,让三台县西平镇曾美诗同学读上了更好的小学。
过去,三台县几乎每个乡镇都设有小学,但由于人口外流以及对优质教育的追逐,一些乡镇小学一年可能只招收到几名新生,形成了教育资源的“错配”。
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绵阳同步进行教育资源优化整合,过去的乐加紫荆初中可容纳六百多名学生就读,但2020年在校学生只有不到百人。通过将该校与临近初中合并,腾出校舍用于乐加小学办学,小学原址改建为公办幼儿园,实现“撤一校、利三校”。
截至目前,绵阳共调整幼儿园41所、义务教育学校132所、中职学校3所,开工新建中小学、幼儿园28所。创新推行“名校托新校”“强校带弱校”等集团化办学模式,成立31个校联体集团。
再看安州,调整后的乡镇纷纷对辖区内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打造集便民服务、法律服务、文化服务、信访接待等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阵地。
春节前夕,又正值农闲,河清镇五海关村村民薛永聪又添了新爱好——每天定时在利用当地闲置资产改造的文化广场健身,用他的话说,他过上了“白领生活”。
依托改革,政务服务体系也随改革而得到完善——标准化建设便民服务中心166个,规范村(社区)便民服务室2069个,形成“中心+分中心+服务室”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梳理群众常办“一件事一次办”应用场景30件、村级代办服务高频事项12项,实现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提升质效加强治理为基层基础注能
“大家注意爱护环境、多给树浇水,等游客来了,一定要看到赏心悦目的风景。”在盐泉镇龙荷谷山湾农庄,90后大学生村官齐兰英看着茁壮成长的树苗,向大家打气道,“过几年这里绿树成荫,花开盈野,就能吃上旅游饭了”。
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游仙路径明晰:将重新“组团”的村庄交给能人带。当地将山湾农庄的突破口选定在新市民、新乡贤、新农民、新商人、新社工这五类有带动力的人员身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改革后镇村干部履职服务的领域更宽了、对象更多了、任务更重了,对工作专业化、精细化、高效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奔着问题去,跟着问题走。绵阳在全省率先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下降1.7岁,大专及以上学历提高9个百分点;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也顺利完成,平均年龄下降2.47岁,本科及以上学历达87.76%。
同时,绵阳全面推行“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社区治理新模式,6个县(市、区)、25个社区分别纳入省级城乡社区治理试点;整合资金600余万元,实施城乡社区“补短板”达标工程23个;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计划,建设智慧社区项目17个。
涪城区城郊街道高水社区巷长黄礼培一有空闲,就爱到自己责任区域的商户店铺前进行“门前三包”督导。自担任巷长以来,他已经累计走访商户店铺几百次。
黄礼培的这番“忙碌”,缘于涪城创新构建的“街长、路长、巷长、楼长、店长”的五长联动社区治理新模式。通过打造“五长制”管理系统平台,形成了全员参与的治理新格局,实现了“小事不出巷、大事不出街”,问题处理率同比提升35%,群众满意度同比提升40%。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推进改革与发展从来没有休止符,唯有担当与实干。
做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脉络愈加清晰,绵阳正以奔跑向前的姿态,高举改革大旗,努力以更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
新闻推荐
九绵高速大康一号隧道建设现场本报讯(陈东丽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刘毅文/图)新年新气象,高速建设热火朝天。1月19日,记者在九...
江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江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