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康复“中国模式”获国际点赞
患者在微信小程序上汇报症状
出院=没人管?省肿瘤医院探索出术后主动症状管理模式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陈秋吉
手术后的肺癌患者往往都怕“出院没人管”,出院后找医生不方便,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去医院、哪些症状可以在家慢慢养,患者往往难以自己判断……
近日,由四川省肿瘤医院李强教授、石丘玲教授团队牵头,联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江油市人民医院等单位,共同完成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首次在全球验证了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主动症状监测-预警-反馈全程管理模式可加速肺癌患者术后康复。
1月8日,该研究在全球最顶尖肿瘤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简称JCO)上发表,并获得了影响因子为44.5的高分评价,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肯定。
5年科研攻关首创肺癌术后康复“中国模式”
据悉,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每年约有20万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而肺癌患者术后康复,又一直是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却又难于整合统一的问题。
有研究发现,肺癌患者在术后早期甚至出院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伴有各种严重症状,术后平均每个人存在8.3个症状,在术后3个月内的中重度症状发生率可达81.7%,比如疼痛、咳嗽、气短等,围手术期症状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一种让病人满意、医生接受,能延续到患者出院后康复期并提升康复效果的新模式。
2017年以来,李强团队和石丘玲密切合作,开始攻克这一世界级难题。经过5年不懈坚持,建立了以症状“监测-预警-反馈”为核心的中国肺癌患者术后主动症状管理模式。
团队医护人员借鉴国外研究,在调查了500余例肺癌患者的术后和出院后所有症状,对照所有检查和病情变化的基础上,最终设定出疼痛、咳嗽、气短、乏力和睡眠不安5个预警症状和预警阈值,设计出了中国患者容易掌握,并能准确上报的“肺癌患者术后监测症状群”。
肺癌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都会接受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电子化量表调查,直至基本康复或其他治疗开始。若预设的5个症状中,有1个超过预警值,系统会实时生成警报并发送给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将在24小时内与患者联系,并进行处理。
多个全球第一打通肺癌术后康复最后一公里
通过该模式,肺癌患者能在术后主动对自身症状、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等进行电子化上报,医生主动及时介入处理,从而加速患者术后康复,使患者在出院时症状负担更轻,并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极大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记者了解到,这项研究还创造出多个全球第一,首次在全球验证了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主动症状监测-预警-反馈全程管理模式可加速肺癌患者术后康复。首次在中国文化背景和医疗体系下,证明了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主动管理模式在外科领域有效且有较好的可行性。
同时,这项研究还将为改变患者住院期间“被动式”管理、出院后“散养”状态和解决“看病难”等问题提供新思路,并有望填补国内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围手术期全程管理空白。
目前,该模式逐渐成熟并被推广到省内外数家医院。
新闻推荐
骗了5800余人,涉案1415万元这个电信诈骗团伙72人全部获刑
骗了5800余人,涉案1415万元72名被告,5851人次被骗,涉案1415万元!12月28日,记者从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27日上午,72人团伙...
江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江油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