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龙凤镇—— 告别车站码头 山水小镇焕发勃勃生机

绵阳晚报 2021-10-17 10:48 大字

龙凤场老场镇和远处的高铁大桥

天星堰

龙凤老场镇

云龙塔

在绵阳与江油之间的涪江东岸,龙凤镇坐落在一片山丘之上。

龙凤镇属于江油市,有记载的历史并不久远,曾随着交通的改变而迁移场镇,镇名来源于境内的回龙寺与飞凤山。

2019年,随着东兴镇并入,龙凤镇成为2.5万人口的大镇。龙凤镇内有大型水利发电站,建有上规模的化工企业,随着省道205线(同时也是国道247线改线)的通行,龙凤镇越来越焕发出新的生机。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刘毅胥江文/图

曾为借力铁路交通迁移场镇

沿着宽阔的省道205线来到龙凤镇,在场镇外就能看到紧邻的宝成铁路。龙凤场外原本有龙凤火车站,穿过铁道涵洞来到车站,只见几幢不大的站房已经关闭,周围杂草丛生。“龙凤车站过去虽然是一个小站,但作用还挺大的,人们可以在这里乘坐列车、装运货物。”附近群众告诉记者,后来随着公路交通发展,龙凤车站停用了。

“过去,龙凤并不在这里,村民在高峰村和飞凤村都赶过场。”场镇上一位老人告诉记者,直到后来,龙凤才搬到了火车站附近的高碑梁。距离龙凤镇大约5公里的高峰村6社,便是过去的高峰镇,这里有一个小型的场,街道长度不足100米。“很多年前,当地十几户人家一起在这里建起街道,但是仅仅存在了大约十余年,一场火灾让沿街房屋毁于一旦。”该社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后来这里再也没有修起街道。

龙凤场原先建在飞凤村紧邻涪江的悬崖边,中(坝)绵(阳)县道从场边经过。记者走进街道看到,大约300多米的街道两边修满了住房,至今仍有不少住户,但已经没有了店铺。穿过街道,是一条紧靠山边的小路,路边的碑记上记载着修建道路时的捐工捐物情况,落款时间为1935年。“过去,这山下的涪江边就是码头,每天都有好多船停在码头上,船工晚上就在龙凤场歇店。”今年89岁的罗宗友老人说,当时,涪江上来往船只逐渐增多,但中途没有停靠的地方,于是在这里修起了码头和场镇。

随着宝成铁路的开通,龙凤车站一带的地理位置越来越重要。“1974年,供销社在车站附近修了仓库和门市部,信用社也搬了过去。”罗大爷说,后来,镇政府也搬过去了,当时担任民兵队长的罗大爷等人,还到路上提醒村民到新场镇赶集。

古老天星堰至今仍发挥作用

在龙凤镇,有一条古老的水渠——天星堰。与涪江对面的龙西堰一样,天星堰也是从涪江引水,灌溉沿岸农田。

记者循着小路来到山脚,在龙凤水电站拦河坝寻找天星堰的入水口。“修建龙凤水电站时,由于拦河坝抬高了水位,就把入水口转移到了大坝上。”值班的工作人员指着大坝上一处闸门说,那就是天星堰入水口,而原来的天星堰进水口在下游约两百多米外,已经废弃。天星堰沿着涪江边的山崖开挖水渠,将涪江水引到龙凤镇顺江村一带,再沿着飞凤山山脚引水到石马坝。

天星堰建于1928年,取水流量3.9立方/秒,主干渠长22.8公里,其中暗渠1.98公里,灌溉了龙凤、石马3.5万亩农田,受益人口3.2万人。在顺江村与石马坝之间的悬崖边,记者看到,水渠直接在山崖边开挖,可以想见当时的修建难度。记者沿着天星堰来到石马镇天林村,这里有一座建在天星堰的白虎嘴小水电站,装机容量仅200千瓦。工作人员叶智萍告诉记者,直到现在,古堰仍在正常发挥作用,并且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利用不到十米的水位落差发电,不过更主要的用途仍是为下游灌溉供水。

与天星堰相比,龙凤水电站规模很大。记者看到,涪江水通过水电站专用渠道流到龙凤镇场镇下游不远处的发电站,这座水电站装机容量5.2万千瓦,实际发电能力最高为4.8万千瓦,在冬季枯水期,也有两三万千瓦的发电功率。“近年来,上游建起了多座拦蓄水库,冬季涪江的流量也比过去多,水电站发电能力有一定提升。”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水电站的存在,龙凤镇也建起了对电力能源存在依赖的化工企业。当然,水电站拦河坝仍向涪江输送着足够的生态流量,源源不断地滋润着涪江。

涪江航标云龙塔>>>

在龙凤镇街头,谈起龙凤镇镇名,街坊们都说来源于镇上的回龙寺和飞凤山。不过居民们说,回龙寺早已不存在,原址正是现在的学校所在地。飞凤山在镇南大约4公里、与游仙区的交界处。同治《彰明县志》记载:“飞凤山,在县南三十五里,与常山对峙,望之耸秀,俨如飞凤,建有来仪石阁。”过去的来仪阁有碑记,称飞凤山因秀峰穷峙,翠嶂屏环,形若凤凰飞临,故山名飞凤山,不过现在已不见来仪阁踪影。

龙凤镇最出名的古迹莫过于云龙塔。记者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前曾前往采访,当时的云龙塔外观较为完好,高近四十米。据了解,该塔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坐西朝东,为八边形九级楼阁式砖塔,塔门牌匾刻有“云龙塔”三个苍劲有力的正楷大字。塔基由十五层条石砌筑,高4米,每边长2.6米,塔通高30余米。塔身层层上收至塔顶,塔内无实心柱,二至七层采用条石砌了四个小窗,八至九层实心无窗。此塔简洁朴素,无仿木结构,形制上有独特之处,被录入科学出版社《中国古塔集萃》一书。

云龙塔据传为清咸丰年间彰明县令陈维境因仰慕李白而募建。记者当年采访时,有当地群众告知,这座塔是一座镇水塔。在后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作为江油涪江边最高的塔,云龙塔几乎成为涪江古航运的导航标,也是江油重要的地理标志。记者近日再次来到塔下,只见塔身周围散落着一些大石头,据说是地震时从塔身上掉下来的,塔上“云龙塔”三个大字仍然存在,塔边建起了观赏树苗圃和管理房,在这里忙碌的曹华琼告诉记者,她的儿子承包了古塔周围几十亩旱地,用于种植红樱花等观赏树,每年都要开花。如果古塔能够修缮一新,以后到这里游玩的人们就能一边赏花一边看古塔了。

距离云龙塔不远的盘江汇合处,观音岩石刻佛像和碑文为唐贞观年间陆续刻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新闻推荐

聚焦民生 纾困解难 “三微服务”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本报讯(温贵军)江油市中坝街道通过线上微平台便民、线下微改造解难、心理微疏导贴心等方式,深化基层治理。采购专业服务,开发...

江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江油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