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村集体收入增5倍
从卖稻谷到卖稻米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祖明远4月9日,在江油市战旗镇白沙村,73岁的老人宋维清掰着手指计算起收入来:“一亩地交给村上,稳稳当当能拿500元钱,去年村上把谷子打成米卖,还多给我分了30元钱,听说今年还能涨到100元。娃娃们都在外头打工,没得时间回来种地,荒着也是荒着,交给村上啊,还有钱挣。”
让村民收入增长的是村里的产业升级——从过去直接卖稻谷,到卖有品牌的稻米。
村里新添置的加工生产线正在忙碌——将稻谷加工为大米,同时自动称重、装袋。只需在机器上设定每袋大米的重量,存在容器里的大米就会自动注入袋子,每袋1公斤的富锌米就完成了分袋,再经过封口机,就可以出厂。
当地盛产大米,但过去直接卖稻谷。2020年底,由原三清、海棠、白沙三村合并而成的白沙村,村集体经济实力变强,花了70多万元添置了自动化生产线,稻谷变稻米实现了60%的增值,每公斤最高可以卖到60元。
为发挥当地水稻产业的发展优势,白沙村以原三清村900余亩优质水稻产业为主体,对原海棠村1500余亩的零散种植户的土地进行连片整合。同时,整治撂荒土地600余亩,预计2021年将成功打造出水稻、小麦、油菜粮油生产基地3000余亩,较改革前增长2100余亩,预计2021年产值将达1300万元以上,比三村合并前增长5倍多。
白沙村还新发展了石斛、百部、芍药和珠芽魔芋等特色经济作物1600亩,预计2023年产值将达1500万元以上。“同时整体打造出‘白沙裕农+’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预计2021年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将达200万元,同比增长567%。”白沙村党委书记陈光玉说。
新闻推荐
细化流程建立标准 绵阳市积极做好全省建设用地智能审批和管理系统建设改革试点
本报讯(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赵烨)4月13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作为四川省建设用地智能审批和管理系统建设首批改...
江油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江油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