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众筹”手术费 暖心!

家庭生活报 2021-01-26 00:49 大字

“感谢张主任和医生们处处为我着想!不仅让我没花一分钱,还治好了困扰多年的顽疾。我以后一定要好好生活,不辜负大家对我的帮助。”1月12日上午,在四川省科学城医院神经外科的病房里,何婆婆说着说着就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与顽疾抗争25年 恰遇暖心医生

69岁的何婆婆来自绵阳市江油市六合乡。25年前,右眼出现跳动,她以为是人们常说的“眼皮跳”,开始只是偶尔跳动,没引起她的注意,随着岁月的推移,一天跳动十几次,以至于严重时右眼时时地抽搐、跳动,无法完全睁开,严重影响视力。为此她也去过一些医院,但因家庭贫困没有进行正规的诊断和治疗,只做了简单的针灸理疗,效果不明显,更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一种叫做“面肌痉挛”的颅神经疾病。后来,眼睑的抽搐、跳动逐渐扩展至嘴角,出现口角歪斜,相貌也出现了变化,严重影响她的生活和劳动。因为怕见人和视力原因,长期生活在山中,一年最多下山一两次。

去年,四川省科学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新平在江油义诊时,遇见江油市雁门中心卫生院院长曾晓强,在闲聊时,曾院长提及到了何婆婆,也把何婆婆的情况告知了张新平。原来何婆婆长期居住在山上,距离通车的地方还7里的路程,常年靠庄稼和养殖一些家禽家畜来维持生计。自己的儿子早去世了,女儿嫁在邻村,家庭条件也不怎么好,就这样,她也没有多余的钱来治病,成天忍受面肌痉挛抽搐的折磨,苦不堪言。

看着成天被疾病折磨的何婆婆,张新平于心不忍。“治疗面肌痉挛不正是自己的专业吗,手艺出在自己手上,为何不能把她将的眼睛治好呢?”当即向曾晓强表态,“您去与何婆婆商量,把她送到我们医院,并告诉她不要她花一分钱,我负责把她的眼病治好,也算尽一个医生的义务吧!”

老人择期入院 10余天康复出院

2020年12月29日,曾晓强与何婆婆沟通好后,步行7里路将她接到,然后用救护车送到医院,并找到神经外科张新平主任。张新平二话没说,立即为老人找病房,办理入院。

与此同时,张新平一边安排护士陪同何婆婆术前检查,一边发起众筹,解决老人费用问题。消息发出后,很快得到医院的同事、朋友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响应,纷纷慷慨解囊,短短几天时间里,共筹资金2.2万元,解决了手术费、医药费等难题。

当天,何婆婆的术前检查基本完成,为了确保安全,张新平主任邀请心脏内科、麻醉科等科室的主任参与会诊,敲定手术方案。

一天后,张新平主刀顺利对何婆婆实施了“右侧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术后,在科室团队精心治疗护理下,何婆婆面肌痉挛的病情迅速缓解。“没想到你们不仅治好了我的面肌痉挛,还真的是免费给我治疗,你们真是大好人啊!”何婆婆激动得热泪盈眶。“任何人见到有这样境遇的家庭,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更何况你的病还是我最擅长的。”张新平说,自己也只是给了患者力所能及的帮助,换成别人也会这么做的。

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1月12日,何婆婆完成了所有治疗,右侧面肌痉挛完全缓解,科室秘书何小凤用善款为何婆婆结清了医院的费用,办理了出院。副院长肖薇一行还将何婆婆送上车,张新平坚持往返260公里将老人送回家,并安顿好,临走时再三叮嘱老人注意事项,这让老人多次哽咽,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医者仁心。在临床上,在救死扶伤的点滴工作中,总有那么一批暖心医者用爱心、责任心去温暖来院就诊的每一位患者。对张新平的辛苦付出,何婆婆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心存感恩,临走时,还为张新平送来锦旗,并不住地道谢。(白桦)

新闻推荐

第1讲 谁是马克思主义在川传播第一人?

初心·100讲第1讲谁是马克思主义在川传播第一人?【开栏的话】你知道最早在四川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者是谁吗?红军...

江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江油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