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投资,投在最关键点位上

四川日报 2020-06-28 05:02 大字

记者走进攀枝花、宜宾、绵阳,直击项目现场——

直击项目现场

感受发展信心

投资2.1亿元,实施城市交通的解“锁”工程;短短9个月,要建成一所大学并着手招生;引进29亿元,在“三九大”旅游环线上“无中生有”建起一座旅游娱乐项目……

项目投资如何重点投向民生关键领域?如何服务于城市转型发展?如何补齐产业短板?本报记者最近走进攀枝花、宜宾、绵阳,直击项目现场,关注这三个城市在民生、城建等领域抓项目、促投资。

□本报记者 王吉南 唐子晴 祖明远

走进攀枝花看民生工程

解开城区交通“两把锁”

现场

位于攀枝花市东区的台联三角转盘是攀枝花主城区的核心交通枢纽,也是曾让不少市民和交警部门头疼的交通堵点。

近日,记者来到这里发现,经过近4个月的规划改造,原有的双向四车道变成双向六车道,黄色标线将增设的潮汐车道与其它车道区别开来。不远处的三角花园里,仅剩几株“个头”较高的树木,过往的司机市民直呼,“道路宽了,视线好了,不像以前那么堵了。”

由于老城区路网功能欠完善等原因,攀枝花机场路口、竹湖园路口、台联三角转盘三个交通堵点犹如三把“锁”,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

为统筹“两城”和老城区的发展,攀枝花决定实施以打开“三把锁”为代表的民生工程,解决城市交通“顽疾”。打开“三把锁”工程计划投资2.1亿元,不仅规划建设原有道路,而且还将改造提升城市形象。“这是一盘关乎城市未来的大棋局,既要通盘谋划,也需组合出击。”

“进行道路改造时,我们克服了老城区地下管网复杂、操作面狭窄和工期紧张三方面的难题。”攀枝花城投集团项目管理部负责人陈祖超介绍,在保证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生产的前提下,施工队伍与多个专业部门通力合作,实行“5+ 2”“白加黑”工作机制,加班加点保证项目进度。

在竹湖园路口,原有的过街天桥被重新调整,目前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据了解,完工后,新的过街天桥将连接两旁的幼儿园、学校和医院,实现人车分流。为了体现更多人文关怀,天桥顶棚还将加盖雨棚,为来往行人遮风挡雨,并取名为“风雨廊桥”。

记者获悉,目前,随着交通改造项目陆续完工、道路有序放行,“三把锁”项目中的两把“锁”已经打开,主城区交通拥堵现状得到改善,市民出行更加畅通。“项目全部完工后,城市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城市面貌也将得到改善。这也对攀枝花投资环境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攀枝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科工作人员庞劲松说。

观察

城市发展,既有宏大叙事,也有点滴着墨。

近年来,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统筹“两城”和老城区的发展,在提升城市美好形象和气质的同时,让市民共享优美的城市环境,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交通问题的解决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3月,听说市政府要解决老城区的交通问题,不少市民纷纷通过市长热线和政府网站咨询求证。而在“三把锁”项目推进期间,攀枝花市相关部门在在建天桥、台联公交站台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摆出改造设计展板,对老百姓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为了让项目早日完工,当地市民也对夜间施工等给予了最大程度的理解和包容。

从政府与市民的点滴互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攀枝花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决心和信心。

攀枝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崇理也坦言,城市道路的拥堵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但只要扭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从“身边路”迈出脚步,踏踏实实办实事、办好事,积极解决城市生活中的难题,回应每个市民的关切与期盼,就能让城市生活变得更美好。

走进宜宾看大学建设

9个月建成一所大学分校区

现场

6月20日,宜宾三江新区产教融合示范区,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项目现场,12栋主体结构已封顶,空调机组、墙砖、通风管道等设备正摆放在地上等待安装。“内外装饰施工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在8月底建成是没有问题的。”宜宾市科教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陈一鑫对工期很有信心。

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000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于去年11月底开始全面施工建设。按照计划,该校将于今年9月招生开学。“项目8月底必须完工。但受工程难度和疫情影响,9个月如期建成一所大学实属来之不易。”陈一鑫感慨。

如何保证项目如期完工?“我们做了深入的技术研究,同时加大机械、材料、人员等资源的投入,确保项目的推进。”成都理工大学项目现场负责人徐鹏透露,他们早上6点就要开工,晚上12点甚至更晚才停工,浇筑混凝土时甚至要通宵作业。

工程难度也不小。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几名工人正在狭长的河道边进行绿化作业和景观布置工作。可想象开学之后,穿校而过的河流将成为校园里的“网红打卡点”。“河道的存在,增加了工程的技术难度和工程量。这也成为整个项目的最大难点。”陈一鑫介绍,校区原始地形有两条河道,复杂的地质情况使项目的工程量非常之大。

据悉,今年9月,作为成都理工大学的第一个分校区,宜宾校区第一批次1900名本科学生即将开学。投用后,成都理工大学将把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力量投放到宜宾校区,重点围绕生态环境保护、新能源科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和管理工程等领域,从成都校区延伸办学,打造一批具有实效性和影响力的产教融合特色专业。

观察

产教如何真正实现深度融合?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宜宾围绕产业发展招引高校和科研机构、围绕需求导向设置特色学院和专业,探索了一条“学教研产城”融合发展的“特色道路”。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的筹备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高校专业更贴合地方发展实际,引进该校区时,成都理工大学着眼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从70多个本科专业中遴选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11个特色专业,这与宜宾正大力发展的智能终端、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十分契合。

这样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企业在本地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智力和人才支持,降低了知识搜寻成本,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构建起知识转化为经济的链条,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可靠力量。

目前,在宜宾三江新区产教融合示范区内,已有西华大学等多所省内外高校落户。从办学规模、学科实力以及人才层次来看,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建成后,都将进一步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推动宜宾产教融合发展。

走进绵阳看文旅项目

投资29亿元打造主题公园

现场

6月23日,绵阳江油市,绵阳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内,近两百名保洁工人来回奔忙清洗地面、打整绿植,为开园迎客做着最后准备。园区办公大楼会议室内,各部门正就第二天要举行的消防演练进行分工确认……

总投资29亿元、占地约1000亩的绵阳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是绵阳文旅产业的“头号工程”。

记者搭乘电瓶车在园区里穿行发现,斗拱、飞檐等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元素随处可见。

在一座中式宫殿前,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个巨幕电影院,“特色是用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还原展示中华文化。巨大屏幕带来的震撼,就像画面真的在面前展开一样。”

除此之外,园区内还设计开发了一系列游玩娱乐项目,“要充分体验各种项目,游客一般需要1天多的时间。”工作人员说。

据悉,绵阳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的落地、建设、推进,寄托了江油市乃至绵阳对文旅产业发展的期待。为此,绵阳、江油多部门组成专门的对接工作专班,为其提供相应的政务服务。目前,园区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预计将于今年暑期正式投入运营。

站在园区办公楼上向园区外眺望,江油市文旅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园区周边12家民宿、2家高端酒店也正在设计打造中……根据测算,园区预计每年可为江油带来约200万人次的游客,将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江油乃至绵阳旅游缺乏娱乐游玩项目的短板。”

观察

作为全省文旅产业前三名的绵阳,拥有李白出生地、七曲山、野生大熊猫、两弹城、九皇山等文旅资源,但缺乏足以“一锤定音”的招牌产品。同时,随着连接九寨沟的九绵高速建设推进,绵阳有望融入“三九大”旅游环线。

面对机遇,2019年起,绵阳制定文旅产业发展的“路线图”,将江油作为全市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枢纽,并依托李白这个超级IP,以及江油便捷的交通条件,将其打造为外地游客到绵阳旅游的“第一站”。为了提升江油乃至绵阳的文旅产业丰富度,增加游客“黏度”,拥有科技文旅特色的绵阳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也因此被提上日程。

随着该园区建设推进,绵阳对文旅产业的期待也逐渐清晰——将在江油启动一系列配套建设,规划建设一大批酒店、民宿,投资34亿元建设李白文化产业园,包括博物馆、时光小镇、《李白归来》情景剧等,丰富李白文化的“亲近度”,增加江油文旅产品的黏性。

未来,绵阳有望成为“大九寨旅游环线”上独具特色的一站。

新闻推荐

多部门联动盯紧水土保持“警戒线”

多部门联动盯紧水土保持“警戒线”□钟林本报记者祖明远6月2日上午,天气闷热,江油市金材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欧玉华照例...

江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江油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