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成兰路 寻找范长江 汕头大学考察组在绵阳开展实践活动

绵阳日报 2019-07-03 08:06 大字

考察组在江油青林口红军桥

本报讯(记者田明霞文/图)7月1日上午,由汕头大学组织的“重走成兰路,寻找范长江”考察项目在四川新都桂湖启动。

1日下午,中国著名记者范长江之外甥、江油市退休职工伍丕庆,跟随师生在绵阳开展了“庆七一感党恩”主题活动。2日,考察组前往江油市青林口古镇红军桥,江油市涪江东岸等范长江当年去过的地方考察。

这次考察,追寻着范长江84年前的足迹,从成都出发,途经绵阳,江油的中坝、武都,平武的南坝、龙安、水晶等,然后进入甘孜松藩等地,进行为期约10天的田野调查式采访,考察84年后中国西北的新变化。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汕大新闻学院)教授张威说,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范长江精神,培养范长江式的新闻工作者,自2007年起,汕大新闻学院多次开展“重走中国西北角”实践教学活动。该活动为师生们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实地采访机会,并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教学方法和模式,创造了实践性教学的新经验。

伍丕庆说,范长江走过的成都到兰州一线道路曲折,历经艰险,也是著作《中国的西北角》中的奠基之作和经典篇章。这次考察活动是对84年前范长江完成名著《中国的西北角》的回访。范长江在世时,曾为江油李白纪念馆的筹建奔走呼号。汕头大学下一步将在江油市建立“范长江新闻实践基地”。

据悉,1935年7月,时年26岁的四川内江人范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名义,从成都开始了他的中国西北地区旅行考察。其间,范长江登雪山、过荒原、跨河流,其足迹遍及四川、陕西、甘肃、青海等地,成为现场即时追踪报道红军长征历程的第一人。范长江的旅行游记陆续在《大公报》发表,后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新闻推荐

好消息!绵阳市6家医院试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

本报讯(记者彭雪)“刚在其他医院做了检查,换家医院又得重复检查,人受折磨不说,还费钱费时……”这样的经历,曾发生在许多患者身...

江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江油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