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头号工程” 争当“干将”和“先锋” 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发言摘登

绵阳日报 2019-02-27 07:48 大字

昨(26)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会议提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绵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打造国内一流、全省领先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提供坚实支撑。

会上,江油市、市经信局等9个单位分别作了现场发言和书面发言。本报今日摘登,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谢艳/整理

江油市——

全力打造“四最”的一流营商环境

江油今年将全面落实省、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相关政策措施,设立市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中心,出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管理办法》《民间资金投资实体经济鼓励办法》等相关政策,全力打造“支持政策最优、保障措施最强、行政审批最快、办事效率最高”的一流营商环境。

围绕简政放权,着力营造便商利商的政务环境。不断推进“一次办、一站办、一网办”,完善市、乡、村三级综合性政务大厅集中服务模式,力争“最多跑一次”比例达95%以上;全面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确保将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涉及的行政许可、中介服务和市政公用服务总用时控制在88个工作日以内;高标准建立江油市高新区企业和金融服务中心,为各类投资项目提供政策咨询、行政审批全程代办帮办服务,全面实现“办事不出区”。

围绕有序竞争,着力营造聚商活商的市场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力争将企业设立登记办理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加强市场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建立“江油市信用信息共享系统”,完善相关查询、服务和应用功能。

围绕降本减负,着力营造惠商富商的政策环境。降低企业税费成本,全面清理取缔无法律法规依据的收费项目和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收费;切实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用地成本,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全面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八条金融措施”,组建工业发展产业基金,建立银政企合作平台,探索开展“一企一策”个性化服务。

围绕公平公正,着力营造护商安商的法治环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落实行政处罚“合法性审查、集体性决定”程序;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制假售假、金融诈骗、偷税漏税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企业服务法律顾问团、政法系统与民营企业协调会机制等,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各类法律服务。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提效减负优服务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是滋养企业发展、创新创业的丰厚土壤,此次大会的召开吹响了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的“冲锋号”,市经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以实际行动为打造国内一流、全省领先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精简流程提升效率,不断提高企业用电用气服务便利度。优化企业新建燃气管道的规划许可办理程序,简化企业用户电力办理手续,指导各供气、供电单位推动服务智能化,加快实现网上报装、就近报装和网络在线支付。

兑现政策减轻负担,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切实推动《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绵阳市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落地落实。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争应收账款融资突破70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担保突破40亿元,企业应急转贷突破5.2亿元,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做好富余电量、直购电争取工作,力争全年减少企业电费支出1亿元以上。

改进作风优化服务,加快推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有关政策措施分工方案161项任务落地落实。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开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线上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设立民营企业专项举报热线,建立民营企业维权平台和服务民营企业第三方评价机制,支持各类平台和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助力企业拓展市场,兑现相关补助,扩大“绵阳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继续举办“军民融合”“明日之星”“商界英才”等培训班,锻造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探索基于供应链协同、创新能力共享、数据驱动和区域生态的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突出三个重点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目前,一些制约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不动产登记服务不优、行政审批效率不高、中介服务不规范、体制机制不顺畅等方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突出审批效率、登记服务和综合执法三个重点,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努力营造高效、优质、便捷的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良好营商环境。

整治审批难点,让涉地审批更优,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可以直接办理的审批事项,实现受办分离、不见面审批;对于需要集体决定的审批事项,加急加快组织召开党委会、局务会、会商会等快定、快办。梳理权责清单,优化办事流程,对权限在省级以上的审批事项,派专人全过程跟踪、全链条衔接服务;对持有“绿卡”的36户企业派驻政策辅导员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

疏通登记堵点,让登记服务更快。优化登记流程,加快数据整合,加快中间数据库建设,积极推进交易、税务、登记信息互认、数据共享,全面实行“一窗受理”,提升登记效率;规范中介市场,探索推进测绘和地籍调查统一市场建设,推动测绘数据、地籍调查成果同级整合,实现数据互认互用;畅通便民渠道,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加快“两微一端”建设,推进“全城通办”、网上办理,减少群众跑路,实现“就近办理”。

消除执法痛点,让干部队伍更廉。全力推进综合执法,统一行使土地、矿权资源管理和保护执法等法律法规执法,切实解决多头、重复执法等问题;推行一线执法,强化队伍素质、提升执法水平,着力营造严肃和谐、公正理性的执法环境。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贴身服务过程中严格落实“三个严禁”要求,对临聘人员统一纳入管理,着力建设“勤廉双优”干部队伍,努力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以“五个优化”完善优化营商环境机制

面对新机构、新职能和新任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加紧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的机制,加快落实服务民营企业的举措,重点做好“五个优化”。

整合资源,优化机构设置。整合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窗口,整合12315、12331、12365投诉举报电话,整合政务服务行政审批系统,实现“一窗进、一机投、一网办”;规范办事流程,积极争创政务服务先进示范窗口;有效整合和利用现有5个检验检测所的资源和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技术支撑。

简化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再造审批服务流程,由“最多跑一次”向“零见面”转变;推进企业办照“136”工程全覆盖,推行“容缺受理”服务,登记事项限时办结;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和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将企业简易注销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至20天。

靠前服务,优化政商关系,支持企业争创驰名商标。推进实施“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EMS+政务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全程帮办和专人跟办等便民服务;建立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提升效能,优化队伍建设。实施“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和“办不成书面告知制”,实现市场监管行政审批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确保年度抽查不低于5%;坚决防范和打击服务质量差、乱检查、乱收费问题。

政策引领,优化保障体系。促进标准、计量和认证认可等军地资源共享,打造军民融合拳头产品;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具体举措,加快推进综合执法改革,认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营造“安全放心、公平正义、创新发展”的市场氛围。

市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

以“三四五”工作法优化营商环境

市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采用“三四五”工作法不断推进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三”是指推进三个转变,以新机制新作风促进营商环境优化。转变工作思路,加快形成“以管理促服务、以监督促落实”的工作作风;转变职责定位,凸显监管职责,主动作为,强化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尤其是政务服务工作的牵头、协调、统筹、推进工作;转变工作方式,把政务服务监管融入到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全过程。

“四”是指围绕四大环境,系统整体促进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全面落实《绵阳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和任务清单,积极主动组织协调,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活跃健康的市场环境、重商亲商的人文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推动绵阳市营商环境大改善、大提升。

“五”是指狠抓五个突破,以解难题破瓶颈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在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上实现突破,推行事项集中办理,实现“多门”变“一门”,逐步实现“一窗通办”,提升群众满意度,构建全市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办理平台;在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体系上实现突破,协助市住建委牵头完成工程建设全流程审批体系,在“一张蓝图”“区域评估”“联合评审”“航空限高”“多图联审”“测验合一”“联合验收”等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在优化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办理上实现突破,施行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实现“全城通办”和“全市通办”;在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和简易注销办理上实现突破,实行“一窗受理,证照联办”,工商登记、发票申领、社保登记、印章刻制、银行开户咨询等一次完成;在企业诉求受理协调处理方面实现突破,搭建企业诉求受理平台,积极受理主动协调,跟踪督办相关部门研究处理并及时反馈。

高新区——

“四个一流”建设营商服务“高地”

在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过程中,高新区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着力解决企业发展、群众需求的痛点、堵点、难点,全力打造“四个一流”,建设营商服务“高地”。

打造一流的政策环境。落实好《高新区支持企业发展若干政策》等已出台政策措施,对标市上“优化营商环境35条”,加紧梳理完善适宜高新区企业发展的扶持措施,进一步打造营商环境政策“洼地”,吸引更多企业来高新区集聚集群发展。

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加快建设“一窗制”政务服务大厅,抓好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减证便民行动、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水平;全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力争年内建成高新区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形成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格局,全力实现“最多跑一次”。

打造一流的市场环境。认真落实全市“民营经济33条”等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国省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加大企业退税力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全力支持资江电子等企业就地扩产扩能,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推行工商注册全程电子化,实现个体工商户办照“审批服务零见面、纸质材料零提交、网上办理零距离”。

打造一流的法治环境。坚持依法决策,加大对招商引资协议、优惠政策制定的前置法律审查力度;不断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按时足额兑现各类优惠政策,全力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扎实推进依法治区建设,务实抓好科技城法治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努力营造崇尚法治、依法经营、自觉维护法律权威的营商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

市发展和改革委——

合作共享形成优化营商环境强大合力

市发改委在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过程中,将坚持问题导向,与各部门通力合作,加大信息共享力度,强化事中事后约束监督,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

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加快再造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体系,积极推行“一个窗口”“无差别受理”,积极配合牵头部门在规定的阶段时限内,深挖内部审批流转潜力,高效高质量完成办理事项;将节能评估纳入区域评估清单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单个项目不再要求单独组织评估;清理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隐性规定,继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更大力度执行3000万元以下工程建设项目随机抽取招标办法。

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落实各项收费减免政策,继续强化收费政策清理和收费督查,对国家规定收费标准有浮动幅度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按标准下限执行;规范中介服务事项,取消投资项目审批、核准中的强制性中介服务,全面放开中介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格;降低生产要素价格,加强管道燃气成本监审,合理核定配气价格,支持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制定减免燃气工程安装费、季节差价等优惠措施;进一步做好清理转供电加价与一般工商业降价工作,持续推进电能替代、省级及以上园区客户“接入全免”,小微企业接入电网“零投资”等服务。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信用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制定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编制发布《绵阳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编制使用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规范性文件,探索建立信用评分制度,建立“红黑名单”和信用修复机制,建立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和“黑名单”退出机制,根据国家出台的45个联合奖惩备忘录,探索推进信用应用和联合奖惩。

市生态环境局——

以“优、简、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以“优、简、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主动对接、热情服务、跟踪服务,促进重大项目及时落地见效。

持续优化布局、严把准入关。市生态环境局将积极向省厅争取支持,科学合理划定“三线一单”,在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的同时,为绵阳市未来发展留足空间;将环境容量、环境总量优先向大项目、大企业,新兴产业和优势行业倾斜,鼓励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做大做强;加快落实规划环评准入条件,指导高新区、经开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梓潼、江油、安州、游仙4个省级工业园区区位调整和跟踪(调整)规划环评;加强事中事后环境监管,加强对重点项目和敏感项目自主验收的服务指导,完成18个行业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

持续简化程序、提高审批质效。进一步深化审批改革,提高环评审批质效;进一步提升审批速度,在全省率先探索在已完成规划环评的园区,对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项目环评审批时间上再压缩50%;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对15项政务服务事项推行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审批能力,充实更新环评专家库,确保省厅下放的审批权接得住、管得好。

严格执法、主动服务到位。依法依规文明执法,为守法企业营造和谐营商环境,把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服务发展体现在生态环境执法的全过程;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加强对企业的环保督查问题整改指导和服务,将执法工作前置化,探索构建“先辅导再整改后执法”的行政执法流程,实行服务与执法相结合;坚决杜绝“一刀切”,对企业实行差异化管理,建立容错机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企业整改时限,对有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等情形的企业,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全面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

聚焦重点叫响“住建服务”品牌

在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过程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将进一步优化住建行业营商环境,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经济,服务百姓就是服务民生”的意识、按照“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允许突破、宽容失误”的原则,叫响“住建服务”品牌,推动中国科技城加快发展。

继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投资环境,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政务环境的“头号工程”,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将《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的36条措施》落地落实。

牵头梳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拟定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采取措施将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涉及的行政许可、中介服务和市政公用服务总用时控制在88个工作日以内,其中社会投资工业项目力争控制在60个工作日以内。

督促供水和燃气企业加强服务标准化工作改革力度,细化办理业务事项标准,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指导企业将供水、燃气报装及供水、燃气合同变更业务入驻政务服务大厅办理,提供“一站式”服务。

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化,尽快建立绵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跨部门互通共享,让数据多跑路、服务对象少跑路,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支持企业转型和资质升级,做大做强产业经济,力争到2020年实现建筑业产值上千亿,成为省建筑强市;结合养老、体育、旅游等新兴行业,引导房地产企业规模化、多元化发展,鼓励成品房、绿色建筑开发;引导和支持勘察设计企业形成具有覆盖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服务的能力;通过整合、合作的方式,培育绵阳装饰企业“领头雁”,支持抱团发展。

新闻推荐

江油七枚涪江石被评选为“四川名石”

入选的七枚涪江石之一《梦》本报讯(梁柱生记者田明霞文/图)近日,由四川省文联等单位举办的中国(成都)首届石文化艺术博览会在...

江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江油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