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黄杨木梳

绵阳日报 2019-01-27 07:30 大字

两百年前,陈生用的祖上由福建迁入四川江油。在清代道光年间开始做梳子,还专门为官宦人家制作木梳。随后陈家几代都坚持做梳子手艺,并把“做一把好梳子”作为家训代代传承。

陈家木梳传到陈生用这里已经是第六代。陈生用从小在爷爷的影响下,开始学习木梳工艺。在他14岁时,有人去陈家买梳子,竟意外地看上了陈生用做的梳子,那时他便坚定信心要走祖辈的路子,制作木梳。

陈家木梳最大的特点是全部采用黄杨木。黄杨木被称为木中象牙,也被称做木中之皇,自古便是制梳之首选。《本草纲目》中记载黄杨木有清热、利湿、解毒功效,其内含的黄杨素可抑制真菌生长,故而成梳后止痒去屑效果较好。

因为稀少,真正的黄杨木多生长在深山的悬崖峭壁中,陈生用经常去山里寻找优质的黄杨木材。通常来说,一把木梳从切割到打蜡需要三十多道工序,且全部是手工制作,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仔细、专注,才不浪费木材。经手工精细加工而成的梳子其木质坚韧光洁,纹理细腻,温润如玉,手感丝滑,极具实用、观赏、收藏价值。为什么要坚持用纯手工来制作木梳?陈生用说,这是老一辈传承下来的手艺,他不能丢。另外,手工制作的梳子会更加好用,对头发也有好处。

陈氏黄杨木梳在新一代手艺人陈生用手中得到了传承与发展,陈氏黄杨木梳也进入了绵阳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去年4月,陈生用参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省文联、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潍坊)民间艺术博览会,其手工作品《黄杨木梳》获得金奖,在全国性的舞台上展示了来自绵阳民间的非遗技艺。(本报记者郑金容文/图)

新闻推荐

帮扶到身边天寒人心暖 江油广泛开展寒冬送温暖活动

□范灵知入冬后,寒风凛冽,天气渐寒。为切实保障流落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家庭困难群众温暖过冬,江油各相关部门或走上街头或...

江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