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华宫听雨

铜川日报 2018-08-29 00:00 大字

玉华宫是大唐李家皇帝三代帝王的避暑行宫。古人讲究天人合一,遵循自然之道,对那些与我们现在的人相比,更加亲近自然,更懂风水堪舆的古人而言,他们能从国都长安不畏数百里行程,大有千里迢迢而来意味的车马劳顿,偏偏要到这凤凰山麓的玉华宫来避暑,肯定是经过踏勘、调研和选位的,这其中不乏一种比较学的研究。或者我们干脆说,古人能选择到玉华宫来避暑,其中是必有缘由的。这一种理由,正好让唐高宗李治写进了他的《玉华宫铭》中。我们可以从那些雅韵悠然的词句间去细细地品咂,也不妨就直接来到玉华宫来,亲身体验吧!

“流花缛景,清簌嘶风。波移控鲤,云飞御鹤。沉沉松嶝,萋萋兰幕。雾宿重峦,寒生洞壑。”古人的体验是细微而透彻的。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也多次体验到了玉华宫夏的幽静与凉爽。玉华宫的郭玉沟(俗称东宫)还没怎么开发的时候,有一次我就走进了它“幽深幽深且寂廖”的深沟里,树阴遮蔽了天空,也隔离了阳光,风就变得凉丝丝的,轻轻地抚摸着你,环绕着你,沐浴着你,给你哼着小曲儿,就像一个小姑娘一样围绕着你欢蹦乱跳。听到了远处传来阵阵涛声,于是,你抬起头来,就见斜对面的山坡上,松树列阵,这涛声就是从这里传来的,一层层的,犹如涨潮时海浪漫上沙滩似的,一阵一阵,又像是无韵的童音的吟唱。那一种声音听起来都是凉爽的,似乎都溅起了雪白的浪花似的。好像是还嫌这凉意不够、故意要给这凉意帮腔似的,周围不知哪一棵树技上,就传来了知了凉浸浸的“吱吱”声。这一种声音也公鸡打鸣似的有传染性,一只知了像个男高音前面一领唱,远近的同类,就开始了不同声部的原生态无伴秦合唱。有谁曾听过获得国际声乐大奖的来自内蒙古高原的多声部原生态无伴奏男声合唱吗?那纯粹是天簌之音。而我们周围这些远近高低树叉上的知了们的“合唱”,与其相比,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为了爱情竟争而吟唱出此起彼伏的“爱情之歌”的知了们,给东宫的凉爽,加上了浓浓的一笔。

玉华宫的凉爽也有表现过度的时候。就像一个“人来疯”的小姑娘,你说她能,她就要一根手指来剥葱,就偏偏要在针尖上跳舞,总是要把事情给做到极致,不极致不足以显其能似的。玉华宫本来就凉,它却偏偏在你来的时候,再加上一场淅淅沥沥、没完没了的雨,于是就凉上加凉,真有一些“透心凉”了!

透心凉了也罢,大不了在夏雨中钻进厚厚的棉被窝取暖。可是这时候,你躺在床上却偏睡不着。因为雨声,伴着风声,一阵儿紧一阵儿松,一时急一时慢地滴答着。又因为是在宫里,所有的屋檐下,都摆着一口口防火用的储水大缸,雨水落进去,就叮叮咚咚价地响,如同弹木琴一样好听。这时候,我就想起在四川江油李白故里遇到的那一场大雨。那雨水在屋檐下拉成了线,如同竖琴的弦,又像是垂帘一样挂在李白坐像前,似乎要把一位大诗人李太白也变成“垂帘听政”的太后了。再想到玉华宫西宫那飞白的珠帘,古人那唐太宗“年年飞白玉华宫”的诗句又在耳边唱响,或者唐太宗李世民书法中那著名的“飞白”笔法,还真是受到了玉华宫飞帘的启发呢!

在玉华宫听雨,越听人越灵醒,思绪也飞回到千年之前,似乎听到了太唐盛世的长杆锁吶与古琴,也听到了小宫女们的捉迷藏时的浅笑声。因为雨一直在下,甚至一夜间就降雨100毫米,这可是千年不遇的气象。于是,听着听着,就听到了屋后玉华小河里愤怒的浪涛的喧吼!

可见,做事还是要拿捏尺度的。任何过度的热情与冷漠,都过尤不及。而人是高级动物,自有其礼义廉耻的修持与拿捏的法度。玉华宫从大唐皇家避暑行宫,走到唐玄奘泽经弘法的玉华寺,把持拿捏的法度,它应该像岁月老人一样,轻车熟路,做得最好。(本报记者 李延军)

新闻推荐

产业富民 “枣”到幸福

李琼华(右)正在枣园里摘枣。□王岚曾刚特约通讯员廖伯逊文/图“这枣又脆又甜!”金秋八月,在距离江油市城区10余公里的贯山镇...

江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江油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