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爷和他的捕鱼鸬鹚

绵阳日报 2018-08-26 07:53 大字

王大爷和他最后的四只鸬鹚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看到,江油市小溪坝镇三合村边的潼江上,王加禾仍在用鸬鹚捕鱼。今年69岁的王大爷用鸬鹚捕鱼已近三十年。三合村位于涪江支流潼江边,不少人家都养有鸬鹚捕鱼,可后来人们纷纷进城打工了。如今,只剩王大爷还养有四只公鸬鹚,时常划着小舟在潼江上捕鱼,成为当地的一景。

□容奇记者田明霞文/图

在非禁渔期,只要天气好,王大爷都喜欢扛上竹篙,带上两只鸬鹚来到河边。他让鸬鹚站到小船两边后,解开系船的缆绳,把小船撑到河中,之后用竹篙点点水面,示意鸬鹚下水捕鱼,鸬鹚便纷纷扎到水中,游来游去,一会儿潜入水里,一会儿又浮出水面。当发现鱼时,鸬鹚能潜入1至3米,最深可潜水19米,时间最长可达70秒,堪称鸟类中的潜水冠军。在水中,鸬鹚用圆锥形带钩的嘴去捕捉鱼类,捉到小的,能吞得下,它们就“私自”吃了。遇到很大的鱼,几只鸬鹚就会一齐过来,有的啄头,有的衔尾,把鱼连推带衔弄到船边,王大爷再用网兜把大鱼捞起。“随着环境的治理,水质的变好,潼江里的野生鲫鱼、鲤鱼、鲢鱼、胡子鲶(角角鱼)越来越多。一只鸬鹚一年可捕鱼1000斤以上。”王大爷说,他每年靠鸬鹚捕鱼,收入都有两三万元。

鸬鹚一般能活十几年,王大爷现在养的四只鸬鹚是四年前在广汉从山东、江苏的鸬鹚贩子手中买的,那时买的是小崽,每只580元。买来后,王大爷精心喂养,养到60天左右,就可以让鸬鹚下水了,100天左右,开始训练它们捕鱼。鸬鹚因捕鱼本领高超,能快速潜泳在水中用尖端带钩的嘴捕捉鱼类,所以自古就被人们驯养用来捕鱼。

“训练鸬鹚捕鱼时,要用莎草、藁草或别的草茎做成的圈环,套到鸬鹚的脖子上,使其只能吞下小鱼,不能吞下比较大的鱼,再用细长的绳子绑在鸬鹚的脚上,然后把它们赶下水去捕鱼,鸬鹚捕到大鱼后,吞不下。”王大爷说,这时他就吹起口哨,捯动细绳,把鸬鹚拉回来,取下大鱼,喂以小鱼,再把鸬鹚赶到水里去捕鱼。如此训练一个月,鸬鹚就完全驯服,听渔人指挥了。

鸬鹚捕到猎物后,一定要浮出水面吞咽,如捕到大鱼,因颈部套着圈环吞不下去,听到渔人的口哨,它就会把大鱼衔过来,换取小鱼吃。王大爷养的四个鸬鹚都是公的。他上一批养过母鸬鹚,但母鸬鹚力弱,只捉两三斤重的鲫鱼,上了四斤的鱼便不去捉。公鸬鹚劲大,七八斤重甚至十几斤重的鱼,它也能捉上来。

潼江作为涪江一级支流,发源于江油境内的龙门山地,流经江油十几个乡镇后,进入梓潼、盐亭两县,最后在射洪县广兴镇龙宝村注入涪江,全长296公里。潼江流经潼江到此,河面宽阔,流水缓慢,野生鱼很多,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渔村。

禁渔期内,王大爷就上街买鱼买肉喂鸬鹚。为了节约开支,他试着买来豆腐喂鸬鹚,鸬鹚也很爱吃,后来村里流行起了一个歇后语:“水老鸦吃豆腐——装莽”。王大爷说,等到这四只鸬鹚老死,他也不再养鸬鹚捕鱼了。训练鸬鹚捕鱼的技艺,也将在他手里划一个句号。鸬鹚捕鱼,这个国画山水中的古老题材,这个潼江上渐去渐远的风景,也许最终将在满天的晚霞中消失。

新闻推荐

朋友圈里“化缘”为村民修桥

本报讯(梁柱生记者田明霞文/图)江油市云集乡牛郎村村干部马揆,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向同学、亲友们“化缘”,最终为村里修建起了...

江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