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成喜老人:愿李白文采流芳百代 父子接力两代“李白乡亲”守护古迹读书台

绵阳晚报 2018-07-27 09:24 大字

冯成喜在读书台打扫卫生

冯成喜捐建的小匡山半山腰的六角凉亭

在江油城西郊让水河北畔,有座小匡山,遍山苍松翠柏,郁郁苍苍。其山势俊秀,宛若一支毛笔指向蓝天。山顶有名胜古迹“读书台”,因李白少年时期在此读书而得名,1961年成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江油读书台历来是文人墨客追寻诗仙遗踪的圣地。五代前蜀诗人杜光庭游览读书台,凭吊太白遗迹后,曾题诗抒怀:“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障开。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而今,随着乡村文化旅游的不断开发,江油读书台也成为八方游客游览李白故里山水美景,探寻李白文化的好去处。

25日,记者跟随游客登上读书台,遇见了有老两口正在热情接待游客。他们除了免费给游客供应茶水,还不厌其烦地讲述李白青少年时期在家乡的逸闻趣事。一打听,老两口是山下当地人,老大爷名叫冯成喜,她老伴叫周金华。殊不知,冯家竟然两代人倾情读书台,而冯成喜接过父亲手里的“接力棒”,和老伴又坚守了40多年……

■记者陈元松文/图

一片痴心父子接力守护读书台

冯成喜今年69岁,家住小匡山下、让水河畔的江油市太平镇读书台村二组。自打他记事起,父亲冯中林就是读书台的义务“管理员”,隔三差五都要上山去巡视、检查一遍……

父亲是怎么与读书台结缘的呢?在冯成喜多次刨根究底的追问下,老人终于吐露原委:冯中林以上三代人都未进过学堂,却对李白的盖世才华特别崇拜,每到逢年过节都要带上祭品,上小匡山读书台去祭祀诗仙李白。在他年少时,有一次和村里伙伴在山上放牛,进读书台里避雨,发现里面一片脏乱,古色古香的门窗上的雕花竟被人剐掉了,这让他感到特别心疼。从那以后,他便悄悄担负起守护读书台的责任,隔三差五上山巡逻,制止牛羊靠近、践踏读书台地域,并且打扫清洁卫生、察看文物古迹是否完好;一旦发现状

况,他总是第一时间向政府部门报告。他不止一次摔伤,但从未抱怨过。就这样,老人一直风雨无阻地呵护读书台,却从未索要一分钱报酬。后来,冯中林老人索性上山在读书台的一个杂物间“安家落户”。

1971年,22岁的冯成喜被招工进入当时的江油县钢铁厂上班,后来企业改制,他又成为江油氮肥厂的一名工人。但他在父亲多年的熏陶下,对小匡山读书台也是十分神往。冯成喜一有休息时间就上山,陪伴父亲一起守护读书台。那时,年逾五旬的父亲因积劳成疾,已经力不从心,正好将守护读书台的“接力棒”传递给他。冯成喜对“李白”的痴爱和对父亲的一片孝心,也赢得了妻子赞同和支持。

从1987年开始,经过父子俩多次奔走呼吁,政府先后出资修缮“太白堂”“李白学堂”……

知足常乐倾情读书台震后重建

2003年,80高龄的冯中林老人因病去世,冯成喜也提前退休了。为了继承父亲守护读书台的遗志,他和妻子也像父亲当年一样将家搬到读书台。每天一早,老两口便起床了,老冯出门巡山,老伴则开始撒水扫地,用鸡毛掸子为李白塑像拂尘,烧好茶水迎接游客……

冯成喜老人记忆最深的,要数读书台震后重建。5·12大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庙门外的字库塔拦腰折断,庙宇屋面的椽檩、瓦片一片凌乱,“李白学堂”后墙突然坍塌……不等余震结束,冯成喜冲进废墟拾掇、清理那些刻有年号的古砖和木构件,然后找来塑料布暂时遮盖,以防日晒雨淋。忙完这一切,他才拔腿下山去向上级单位江油李白纪念馆报告灾情。

而后,又经过冯成喜多番奔走,小匡山读书台灾后恢复重建被纳入江油市文

化文物单位重建项目。接下来,不仅修复了字库塔、“李白学堂”等损毁建筑物,而且还增建了象征汇聚文脉的“魁星楼”,铺设了山下至山顶的自来水管网,解决了读书台长期以来的“吃水难”。

当记者笑问“收入应该不错”,冯成喜一脸严肃地说:这么多年来,游客人气越来越旺,还争先恐后地捐款,但他从未动过这些捐款的心思。他一直坚持使用李白纪念馆专门印制的“功德簿”,由自愿捐款的游客自己登记捐献金额。每月10日结算捐款,悉数上缴给李白纪念馆。至于各个殿堂里的“功德箱”,钥匙也是由李白纪念馆负责人保管,定期来开箱清点、接收箱里的捐款。冯成喜乐呵呵地说:“我早已知足了,自从5·12地震后,李白纪念馆每月都给我发400元生活补助费哩!”

自称“乡亲”愿李白文采流芳百代

“游客来了后,茶水是免费提供,家常饭每人每顿收5元钱,算是买米买肉的成本嘛!”冯成喜老人说,他们老两口闲暇时候也种菜、养鸡,游客吃蔬菜和鸡蛋也就不算钱了。其实,服务游客就是“将心比心”,所以他们一直赢得各方游客的好评。尤其是他摆的李白在家乡的“龙门阵”,小朋友最爱听了……

由于小匡山上山道路漫长、曲折而又陡峭,慕名而来的游客登山难免精疲力竭。倘若突遇大暴雨,往往被淋成“落汤鸡”。游客的遭遇让冯成喜不止一次地设想:要是在中途盖一座凉亭该多好啊!冯成喜将这个建议反映给李白纪念

馆,2016年下半年,他再次找到领导,表示自己愿意捐资修建一座凉亭。领导深受感动,立即邀请规划设计单位设计图纸。图纸出炉后,冯成喜立即雇请本村的能工巧匠帮忙,工匠们有感于他的善举,纷纷表示要在工钱上“打折”。2017年春节前,一座屹立于小匡山半山腰的六角凉亭大功告成,耗资8万元是冯成喜多年的积蓄。

记者采访结束临别时,冯成喜老人感慨地说:“既然五湖四海的文人骚客都来朝拜李白,我们跟李白老先生也算是乡里乡亲,更有责任把这里保护好,让李白的文采流芳百代!”

本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

寻找2018最美家乡人

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是人,最美的风景也是人。为了打造绵阳城市正能量名片,弘扬平凡人的善行义举,本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发起2018“最美家乡人”评选。

只要您身边有符合勇敢、正气、担当、热心、自强、诚信、慈孝、友爱、情义、敬业、仁爱、善良、文明、友善、大爱等正能量关键词的平凡人或暖心事,均可向我们爆料!

征集结束后,本报将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对所有候选案例进行公开评选,获得票数最多的10个案例,授予绵阳十大“最美家乡人”称号及正能量奖金2000元;随后本报还将从中挑选突出案例,参与全国评选,若当选全国十大“最美家乡人”,累计奖金将达到10000元。此外,全国十大“最美家乡人”案例的报道记者,也将同时成为十佳“城市故事讲述者”,并获得2000元正能量基金奖励。

讲最美家乡事,评最美家乡人!还等什么,赶快来爆料吧!本报爆料热线:0816-2395666、爆料邮箱:mywbbjb@263.net。同时您也可以关注“天天正能量”和绵阳晚报官方微信爆料,并了解活动更多动态。

新闻推荐

帮人取款记下密码盗银行卡取现1万元

漫画民工财迷心窍,竟盗刷工友银行卡1万元。前不久,江油市法院就去年底发生于西成高铁工地的一起民工盗刷工友银行卡案作出...

江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