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上洞穴群疑为古代采硝洞

四川日报 2018-05-24 06:16 大字

位于江油市重华古镇境内的老君山,为藏王寨山的一部分。老君山上最吸引人的,是那些悬崖绝壁之上的神秘洞穴。这些洞穴形态各异,入口狭小,需结梯而下才能入内,洞深在几十米至十余里不等。

民间传说这些神秘的洞穴是古人熬制火硝的地方。清代《龙安府志》和《梓潼县志》中有关于重华火药主要供应龙安府营和松潘小河营的简略记载。新中国成立前,重华场镇制作、销售鞭炮的商户众多,形成了一条“火炮街”。

上世纪90年代,考古专家终于揭开了这些洞穴群的秘密:它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生产规模最大、生产设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硝洞遗址。它为揭开古文献中“硝出陇道”的火药发明之谜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洞内至今仍较好地保存了古代制硝工艺流程原貌和向外运输的硝道,从保存的生产设施看,此区域的生产规模相当巨大,可以认为是古代中国最大、最重要的火药原料基地。明初及清乾隆时期,有过两次大规模开采。

明初大开采的原因不得而知。传说它和明初的一宗历史疑案有关。因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力推新政,大力削藩,引起诸王不满。燕王朱棣起兵攻破南京后,建文帝生死不明,终成一桩历史疑案。老君山附近民间传说建文帝带着9名亲信从地宫秘密出逃,几经辗转,沿阴平古道来到龙州大业山(今江油市境内的藏王寨山)避难。因为其中的老君山有丰富硝矿,可作为复辟资源。建文帝终究没有复辟成功,但当地老百姓却因此称这里为藏王寨山。

发生在清乾隆时期的大开采,则与清廷对大、小金川地方土司进行的两次重要军事行动有关。此后,大硝洞的出口和入口被乱石封死,再没有进行过开采。

本报记者 祖明远 整理

新闻推荐

创新转化占先机资本合作破壁垒 江油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涂伟强“今年将与中物院中物宏宇合作,将世界顶尖的金属表面处理高科技技术用于民用加工,提高金属压延设备模具使用寿命50...

江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