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我们温暖的家” 来自全国康复示范基地北川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的报道

绵阳日报 2020-01-20 07:17 大字

开展“量服”工作业务培训

免费为截肢人员安装义肢

北川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全貌

近日,全国康复研究区域中心和示范基地建设启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北川羌族自治县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被授牌为全国康复研究基地西南中心康复示范基地,成为全国9个获得授牌的康复示范基地之一。

据了解,为了缩小区域、省域间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差距,稳步推进全国康复机构建设进程,保障残疾患者就近享有高水平康复医疗服务,按照中国残联要求,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设立了国家中心引领下的东北、华东、华南、北方、西北、中部和西南7个区域中心,并依托这7个区域中心打造一批康复示范基地,以进一步规范、带动全国康复机构建设,提升整体服务能力。

9个全国示范基地,西南区域入选的只有北川。也只有北川一个是设在县级康复服务中心的(其余8个都设在市级康复服务中心)。“两个唯一”,既是对北川过去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对北川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

走现场

“康复中心是温暖的家”

“没有康复中心,就没有我的今天!”1月15日,在北川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51岁的邓伟一见到记者,就迫不及待地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达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

邓伟是北川漩坪乡瓦厂村人,“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不幸受伤致残。“腰椎神经受损,两条腿完全丧失了活动能力。”说起当时的情形,邓伟唏嘘不已,“老婆遇难了,两个孩子都还在上学,我躺在病床上动都没法动,那时真的感觉活不下去了……”

北川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建好后,邓伟来到康复中心。“本来没抱什么希望,以为自己这辈子都站不起来了。”但在这里,邓伟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料。“医生每天给我做康复治疗和训练,心理老师随时为我做疏导,帮我驱散心里的阴霾。”就这样,身心逐渐康复的邓伟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今天的邓伟,不但可以拄着双拐自由行走,还在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并买了辆全自动小汽车开着上下班。每个月除了残疾人生活补贴,还能领到三千多元的工资。不让年迈的父母担心,也不拖累儿女,完全自食其力,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50岁的任洪弟,和邓伟有着类似的经历。2015年,任洪弟在新疆打工时不幸发生意外导致高位截瘫。家在农村,母亲高龄,妻子多病,“顶梁柱”一下倒了,一家人陷入愁云惨雾中。在北川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治疗和训练一年后,任洪弟也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虽然只能坐在轮椅上,但他依然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在老家搞养殖产业,养了一些牛和鸡。”任洪弟说,他随时骑着残疾人三轮车往家里跑,给家里买东西,跟妻子一起上山割草喂牛,“她割,我负责拉,虽然行动有点不方便,但日子不比健全人过得差……”

在北川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康复中心就是我们温暖的家。”几乎每一个受访者,都这样述说着自己对康复中心的信赖和感激。

看背景

立足灾后重建提供优质服务

被无数残疾人士称为“温暖的家”的北川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系“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项目。2009年1月,北川县编委批准成立北川羌族自治县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该中心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援建,占地面积535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6平方米,按二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规划建设,总投资人民币1138余万元,澳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助200万元儿童康复器材及设备。

北川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于2013年1月开始运行,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开展肢体残疾康复,地震伤员后续康复训练,脑瘫、智力残疾儿童、0—6岁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特殊儿童(培智学校)教育康复,以及集中托养服务、辅助器具适配和培训、各类转介服务、康复知识及政策宣讲和开展社会融入活动、心理疏导及知识宣传等。

运行初期,在没有任何运行模式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北川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通过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逐步制定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安全及应急管理措施,规范康复服务中心内部管理,同时不断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积极安排工作人员参加各项专业技术业务培训,使得从业人员业务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日益提升。“截至目前,我们已累计为残疾人提供各项免费服务2万余人次,残疾人满意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北川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主任母洪彬介绍说。

除了在康复中心为入住的残疾人士提供康复服务,北川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还将服务的外延不断扩大,结合“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残疾预防日”、“国际残疾人日”以及“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日等活动,组织大型义诊、各类知识讲座及家长培训,为残疾人提供各类残疾预防宣传、康复服务指导、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及其他服务。城市社区、偏远乡村,到处都留下了“服务员”们辛勤的足迹。

无私的付出,得到了广大残疾人士的一致点赞,也获得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四川省“残疾人之家”、北川县“量服”工作先进集体、北川县“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纷至沓来……

谈愿景

让每个受伤的身心在关爱中康复

“儿子第一次在学校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从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有多开心。感谢老师们的付出与关爱!”1月12日,一位家长满怀喜悦地在朋友圈分享了儿子在北川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大拇指”培智学校的生日聚会。照片上的小男孩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陪伴下,吹蜡烛,吃蛋糕,唱歌跳舞,笑脸像花儿一样灿烂……

“让每个受伤的身心在关爱中康复”,是北川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方向,也是北川县委、县政府民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县委、县政府和县残联特别关心我们康复中心的工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一直给予极大的扶持。”母洪彬告诉记者,“县财政保障了我们培智学校的基本运行,今年还准备把这一项列为县上的民生实事项目。”

县委和县政府的关心扶持,还体现在诸多方面:2016年4月,北川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与县中羌医院开始实行“医康”合作;2016年5月,分别与市中心医院、县中羌医院签订定点帮扶协议,合作开展康复项目,专业技术及康复资源共享;2019年,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在全市率先出台了符合北川实际的《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着力保障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目前我们的康复中心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北川残联理事长王建告诉记者,“比如部分残疾儿童家长对康复工作的认识不足,思想上还不重视、不理解,行动上不配合,让残疾儿童康复的全面性、有效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另外,康复中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学习交流机会较少,缺乏足够的经验积累,康复总体成果还有待提高;由于待遇和医疗机构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差距较大,导致专业技术人才流动较大。下一步我们还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

成为全国康复示范基地,北川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严格按照《全国康复研究区域中心和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考核方案和指标要求,认真对标补短,主动加强与中国残联、省残联的联系和对接,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切实加强康复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突出特色,努力探索一条适合山区、民族地区的县级康复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之路。”北川羌族自治县政府残工委主任、副县长谢普说。北川永昌镇汶山路13号,期待这个“家”为更多人带来温暖和幸福。(杨檎/文图由北川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提供)

新闻推荐

年产100万吨预拌砂浆项目在北川投产

本报讯(记者杨檎)近日,由绵阳力森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3000余万元、经过13个月建成的“利用大理石尾矿年产100万吨预拌砂浆项...

北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