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豆”变身“金豆豆”

绵阳日报 2019-06-24 06:54 大字

村民采摘青花椒

□本报记者邓雪琳文/图

一台台梯土、一丘丘田垄,一棵棵花椒树迎着春风,抢占山头。初夏的阳光下,村民们在谈笑风生间采摘着漫山的“青豆豆”,好一派丰收的景象。

6月20日,记者来到北川县墩上乡,现场走访石关村青花椒种植示范基地,探访这个青花椒产值突破百万的“网红乡镇”,究竟是如何练就致富“内功”。

看准“青豆豆”打造千亩花椒产业

“你看,这就是我们的基地,规模共320亩,预计今年青花椒的初产期产量可以达到15万斤!”走进石关村,记者便跟随着村党支部书记姚润平的脚步来到了青花椒种植示范基地,据他介绍,村里是从2017年4月开始种植青花椒,按照三年的种植期,今年6月这批花椒进入了初产期。

“石关村是墩上乡发展青花椒产业的有力印证之一。在基地带动下,整个墩上乡的青花椒种植规模已经达到了1000亩!”姚润平对记者说,别小看这小小的“青豆豆”,市场上每斤价格6元,这千亩的青花椒5年时间就会进入盛产期,到时候产量就可以达到40万斤。也就是说,两年后,整个乡里的花椒产值将突破200万元。

那么,花椒为什么会成为致富新门道呢?原来,以前墩上乡的产业基本都是依靠桃子、梨子、枇杷等水果种植为主,但由于销

售渠道不畅通,种植技术不到位,总会出现滞销的情况。

为了改变这一境况,经过实地考察和仔细研究,墩上乡瞄准了青花椒这一产业。“花椒树的自然寿命能达到30年左右,花椒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入药,市场价值高。重要的是,没有销售出去的花椒还可以烘干后再出售,销售风险也降低了不少。”姚润平介绍。

得到村民的支持后,大家很快便种植起了青花椒。“刚开始种植时,大家心里都没底。可政府给了很大的支持,不仅发放了每亩500元的补贴资金,在种植技术的培训上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姚润平感慨地说。

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墩上乡不仅有了千亩青花椒,在此带动下,墩上乡还大力实施“三个一千”工程,千亩特色水果、千亩青花椒和千桶中华土蜂成为了一张张靓丽的名片,真正走出了一条“小而精”“土而香”的产业发展之路。

变身“金豆豆”扶贫致富能量无限

“你看,今天上午我就摘了30多斤花椒,在家门口就挣到了50多块钱,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啊!”76岁的石关村村民李友清一大早就出门采摘,捧着这些能致富的“金豆豆”,她说出了所有村民的心声。

据介绍,石关村全村共有155户,522人。其中,贫困户6户,21人。在花椒产业的影响下,如今村里已经有23户农户自己种植起了青花椒。

那么,“金豆豆”是如何实现让农户增收?姚润平告诉记者,整个墩上乡采取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力入股的方式,以“公司+合作社+农户”“能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农户与合作社实行二八收益分成,村集体通过入股产业周转资金实行年利分红。村里的青花椒种植基地就依靠这一模式成立,入社的农户达到74户,遍布全乡。

然而,农户增收的途径远不止一种。以青花椒基地为例,基地还长期为贫困户提供了20个务工岗位,务工者半年就可以获得近10万元的务工收入。花椒投产后,采摘季节用工量就可以达到上万人。“所以,这段时间村里的劳动力基本全用在采摘花椒上了,大家也干得热火朝天!”姚润平开心地说。

“如今,大家都对青花椒种植有了信心,产量不愁了。下一步,我们会不断拓展销售渠道,通过和大型超市、酒店等合作的方式,打造本土青花椒品牌,把我们的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姚润平充满信心地规划着村里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新闻推荐

材料科技“点”青 翠竹产业出山

6月16日下午,接到记者电话时,北川县一家竹子企业的技术负责人陈小强兴致正浓——他们带去的竹子保青技术,在首届中国(宜宾)国...

北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北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