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淡极始知花更艳

四川法制报 2017-12-27 04:30 大字

◎灯杆山

申家寿

时下,很多人在色彩上喜欢大红、大绿、大紫;在说话、写文章上喜欢大话、空话、官话、套话,以为那样挺艳、挺美、挺华丽。

其实,真正的美不是“浓”而是“淡”;不是“艳”而是“素”。有诗证曰:“淡极始知花更艳”。这是著名作家曹雪芹在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中赞美白色海棠花的一句名诗,它充分显示了我国传统崇尚“淡”之美的文化意识。淡者,淡泊、淡远、冲淡、清淡、恬淡、平淡是也。

曹雪芹所谓的“淡极”,即淡到极致是也。那么,淡到什么程度才叫极致呢?举一个实际的例子也许能够说明问题。比如一只银色的碗已经够素静的了,如果再把洁白无暇的白雪装进这只白色的银碗,淡上加淡,素上加素,让你分不出哪是碗哪是雪,便是淡到了极致。这一事例说明,淡源于原始、源于纯真,没有杂质,即“淡然无极”即是“天地之道”所在,也是“众美”之所出。

千年老子是我国尊淡、崇淡的鼻祖,他的思想核心是“道”,他对道的表达是“淡”。他曰:“乐与饵,过客上。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可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其意是音乐和美食,可以使过往的行人为之驻足。而道的表达,却平平淡淡像没有味道。看它,看不见;听它,又听不到;用它,却用不完。老子的“道”,代表的是世间万物的本源和宇宙造化的生命本体,它不生不灭,无始无终,在时间上永恒,在空间上无限。“淡”与“道”相通相连,便意味着它是通向那生生不息的宇宙造化之生命本体的。因此,“淡”必须有“道”,有“道”的“淡”才厚重,才屡深,否则,便是平庸浅易寡然无味了。

从老子开始,我国便形成了崇尚“淡”之美的传统文化意识。“淡泊以明志”,这是人们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是最理想的艺术境界。“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最佳的交友方式。

以人为例,外表自然、内在透明最淡,亦最美。邓颖超是当代中国的伟大女性。她之所以容貌、身材不美,但却在全国人民心目中是一朵光彩夺目的鲜花,正是因为她是啥模样就是啥模样,原貌亮于天下,素装一生,平平淡淡,自自然然,并与她淡然的内心相得益彰。彭德怀之所以在全国人民心目中是一位洁白美丽的丰碑,就在于他秉性刚直,为真理、为人民敢说敢为,敢爱敢恨,全身上下通体通明,没有城府,直到被迫害致死。

以文为例,直白平淡为最美。我国的诗经之所以流传千年而成为绝唱,就在于它直白平淡,淡中见奇。请看其中《月出》一诗曰:“月亮出来多明亮,美人仪容其漂亮。身姿窈窕步轻盈,让我思念心烦忧。月亮出来多洁白,美人仪容真姣好。身姿窈窕步舒绶,让我思念心忧愁。月亮出来光普照,美人仪容真美好。身姿窈窕步优美,让我思念心烦躁。”该诗之妙,在于它的直白,语不华丽惊人,但却把月亮下雾中看花般的仪容,欲前不止的心态,暗自撩动的心弦,情不自禁的忧伤,表现得淋漓尽致,是那些华丽惊人之语所不及的。

以说话为例,真话,实话最淡,亦最美。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温家宝总理,林浩小英雄和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的话堪称淡之美。“现阶段主要是救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作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情况怎样了,住院的有多少人,生还的有多少,还有希望吗?”“有什么困难,将来政府都要管。”这是温总理在第一时间赶到地震现场说得最多的几句话,简单,朴实,却打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小英雄林浩之所以这么逗全国人民喜欢和开心,原于他成名的后的童言无忌。“头发快点长出来。”“多吃饭,好背更多的同学。”这是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问他的理想的回答,令人捧腹叫绝,终身难忘。“人的本能”这句话是北川县民政局局长回答记者问他失去了十几位亲人为什么还坚持工作时所答,全是良心话。“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如果人人都能淡泊无为,这世界肯定和谐美好。

新闻推荐

北川四个村村民免费获天麻种 户均可增收2000元

本报讯(杨檎记者王金虎)北川白什乡七星、白水、清溪和高溪四个村的村民高兴坏了,凡是在家且自愿种植天麻的村民,都领到了免费的天麻种子并在技术员的义务指导下抓紧下了种。为这四个村群众免费发放天...

北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