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幸福味“冲”掉“穷帽子”——北川脱贫攻坚乡村见闻
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北川广大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奋力冲刺,志在今年顺利实现脱贫摘帽。记者日前在北川各乡村采访时发现,通过扶贫干部的倾情帮扶和自身的不懈努力,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并养成了好习惯、形成了好风气。浓浓的幸福味儿,正在“冲”掉他们头上原有的“穷帽子”。
□李杨本报记者杨檎
新石村:冬天里的“春天”
一颗颗高大的银杏,一幢幢崭新的楼房,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一片片绿色的田野,一张张开心的笑脸……这是永安镇新石村给人的第一印象。田地里,三两个妇女正在愉快地劳作;水渠旁,一群工人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村道上,几个老人正在悠闲地散步,几个学龄前幼儿在脚边上跑来跑去。走近他们,便感觉浓郁的“四好村”气息扑面而来。
村民谢志国家的院子里,几个邻居正有说有笑地帮着他家挂“光荣牌”。前两天,村上组织的“爱老敬老之家”活动评选,谢志国家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这项殊荣。奖牌刚到,大伙儿就争着帮他悬挂。
谢志国和妻子一年有半个年头在外务工,在家陪老人的时间不是很多,但父亲谢洪财却是非常满足。“从他结婚以来,快20年了,我们一家人一直生活在一起,和和睦睦的,很幸福。”洪财告诉记者,“家务从来不需要我做,儿子儿媳都做得很好,我的脏衣服也不需要多说,换下来放在那,他们主动就给我洗干净了。”
5.12地震以后,新石村集中建起了新房,近两年随着线上脱贫攻坚的开展,家家户户的生活更是锦上添花:两层楼房、几十平米的门前小院、种满盆栽和小菜的花园,还用上了清洁能源天然气、移动网络。村民们不仅把家里建设得有模有样,门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做得也十分到位。
听说有记者来采访,在家的村民都跑过来,争先恐后地述说脱贫攻坚给村里和自家带来的种种变化:2016年村上关闭了12家不合格的造纸厂,对河道进行了系统的清理,集中整治了环境卫生,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空气越来越好。村上还通过“三会”大力开展爱国卫生、感恩和社会公德教育活动,教育引导村民爱清洁、讲卫生,同时每月定期开展卫生文明户评选和公示,每年年底开展道德礼义、遵纪守法、孝老爱老等“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对做得好的进行通报表扬并发放奖品。“我们既是‘四好村\’建设的参与者,又是‘四好村\’建设的受益者”。好生活来之不易,村民们都格外地珍惜。
自2013年起,新石村就开办了农民夜校。夜校的老师由县帮扶单位的驻村工作组成员担任,以固定课堂和流动课堂两种授课方式灵活展开,按时集中授课,或在村委会,或在老百姓家中,或在田间地里。授课内容涉及电商、种养殖技术、非遗手工艺品、羌歌羌舞、家电维修、烹饪等等。“我们在农民夜校里学到了许多东西!”不少村民发自肺腑地说。
“我从小就爱唱歌,以前没有条件专门去学习。这几年在农民夜校还有机会学唱歌,真的是做梦都没想过的事。”年近50的李琼珍一说到农民夜校就兴奋,眼睛里都放着光,“不管有多忙,大伙儿只要一听到音乐,三五分钟就都赶来了。”
以前新石村的妇女,除了干活就是带孩子,娱乐活动非常少,但现在大家都学会了唱歌跳舞,每天晚上闲暇之余都会聚在村里的广场上唱唱跳跳,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邻里关系也越来越和睦。“去年10月份和今年1月份,永安镇组织了‘六人七足跑\’和我们的‘村晚\’文艺汇演两项活动,我们村分别荣获了一等奖和三等奖。”村支书自豪地告诉记者。
今天的新石村,人们生活富足,精神焕发,从内心迸发出来的激情和喜悦,盖过了冬日的严寒,使得全村内外都弥漫着一种新春独有的温暖气息。
建国村:生活有盼头,日子有奔头
“喔—喔—喔!”公鸡的啼叫响彻山谷,安昌镇建国村贫困户唐小红一大早就起了床,喂鸡、喂猪、收拾房前屋后,她的丈夫则早早地出门到地里干农活去了。
37岁的唐小红自幼体弱多病,如今还患有“晕病”、高血压等,常年需要药物治疗,每年要花费近万元治疗费用。特别是她的“晕病”,三十年来,每年都会不定时地晕倒。“晕倒后就像死了一样,醒来后很长时间都感到浑身无力,不仅需要住院治疗还要在家静养,所以我很多时候都没法正常干活。”唐小红说,丈夫曾多次带她去医院检查,都未确诊。为了方便照顾妻子和两个孩子,丈夫李银富选择在家务农,农闲时在附近村镇打打杂,贴补家用。
2014年,村上主动联系唐小红,通过集体讨论、表决,确定了她家贫困户的身份,并为她家制定了脱贫计划。2015年绵阳市工商银行给她家送去了300只鸡苗,并教授了她养殖技术。“扶贫干部对我们真的好,不仅送鸡苗、教技术,还帮我们销售,我们就只管养大,其余的完全不需要操心。”
眼看着日子刚有起色,2015年不幸再次发生,先是唐小红自己晕倒住院,紧接着大儿子胰腺炎加胆结石做手术,随后小儿子又因鼻窦炎做手术。“当时光是在医院的治疗费用就花了四万多元,还不算后期的调养费。”李银富告诉记者,“幸好有医疗扶贫政策,我们异地就医还报了两万多元。回来后镇上又专门为我们安装了净水器。”
为了让唐小红家早日脱贫,2016年1月,帮扶建国村的北川县政协利用“第一书记”的工作经费,给她家解决了一万元的治疗费用。同年8月,村上开始搞“两改一建”,优先给她家修了70米长3米宽的入户路,改厨改厕也在上个月圆满完成。“搞种养殖业,一年的收入有将近两万元,老公打工一年能挣一万多元。去年我们家就顺利地脱了贫。”唐小红说,“今年我们开了两亩多荒地,定点帮扶我们的干部听说后第一时间就送来了白芷种子让我们种,上个月又给我们家送来了60只鸡苗和两头黑猪仔,让我们发展种养殖产业。我们感觉真的越来越有奔头了。”
在建国村,像唐小红这样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的村民很多。建国村是个省定贫困村,为促进农民增收,2016年该村引进了北川羌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就在离唐小红家两百米的地方,建起了现代化的14万只绿色蛋鸡养殖园区鸡舍4栋。项目总投资7500万元,一期投资3000万元占地100余亩,解决当地长年务工人员50余人。从建鸡舍开始,李银富和周围邻居一有空就在里面务工,不仅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而且还能从公司学到先进的养殖技术。“我下午一点去鸡场捡蛋,五点左右结束,一天工作4个小时,一月能挣1350元。”52岁的村民邓碧华告诉记者,“现在就觉得生活很幸福,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受穷了!”
新闻推荐
羌山农牧公司淘宝店二维码羌山农牧公司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最正宗的北川老腊肉羌山无抗鲜猪肉羌山无抗年猪专属大放送无抗猪肉高水销售点:店名:羌之鲜。地址:长虹大道北段67号瑞仕名都1-7#电话:0816—25...
北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