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追我赶 全市各地奋力冲刺开新局

绵阳晚报 2022-03-16 14:38 大字

■绵报融媒记者李灵越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绵阳各地撸起袖子加油干,热气腾腾抓开局——

涪城联东U谷正成型、盐亭15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基地项目忙推进、仙海教育旅游康养产业建设项目建设正酣……

辞旧迎新,牛去虎来。开局起步,至关重要。

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022年,绵阳各地在确保疫情防控前提下,重点项目不停工、重点企业不停产,全力冲刺“开门红”,为绵阳高质量发展鼓足“虎气”势能。

安州区的麦科迪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通讯电源配套机箱机柜的企业。开春以来,一直订单不断,生产的机箱机柜远销国内外。生产车间内,工人忙碌,各条生产线火力全开,一派繁忙景象。“新的一年,我们有信心发展得更好!”公司相关负责人刘君告诉记者,大年初七开工后,各工序迅速进入饱和运转状态,目前订单有3500万元左右,车间运行排到了下半年。

科技城新区直管区高端产业制造基地里,四川碧朗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们在操作台上加紧作业,机器的“哗哗”声、组装仪器设备的“咔嗒”声不绝于耳。这些可自动在线监测环境水质的软硬件设备将很快销往全国各地。

“仅春节放假期间,我们就接到100多台(套)订单,公司上下都鼓足干劲抢市场赶生产,力争虎年实现产值翻番。”碧朗科技副总经理姜赞成信心十足。

位于高新区的四川安和精密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微型马达生产线上嗡嗡声不断响起,却不曾听见半点人声嘈杂。一台微型马达大约由15个零部件组成——作为手机等智能设备中的组件之一,该公司每年可生产微型马达3亿台,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30%。

不久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水平线性马达智能化生产线投入使用,实现了多点次、多角度的同时焊接,让生产效率提高了50%左右,确保形成更多经济效益。

将目光投向涪城区联东U谷—绵阳国际企业港的建设工地上,施工人员正加紧建设剩余楼栋主体厂房,预计该园区将在2022年内投入使用,目前,已有一批新型显示产业的上中游企业计划入驻。

不远处,总投资50亿元的惠科模组显示生产线项目也正火热施工。该项目将建设50条以上全自动化液晶面板后端加工生产线,满产后将实现年产值70亿元以上。

吸引这两个项目的是绵阳惠科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该项目自2020年建成点亮后,产能不断提升,一个以新型显示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雏形已现。

举凡大事,谋定而动。为推动实现2022年一季度工业良好开局,促进全年工业稳增长,绵阳市已出台9条政策措施,通过支持企业稳生产促增长、支持工业促投资稳增长、支持企业稳订单拓市场等,继续助力企业在一季度开好局。

突击工业,但不能“偏科”——以农牧食品为主业的新希望集团,在盐亭布局15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基地项目,带头推进川猪产业振兴。全面达产后,将达到年出栏150万头商品猪、年屠宰规模200万头能力,实现综合产值70亿元,目前项目正火热推进。

打开仙海的说明书,一串闪光的头衔: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风景和休闲貌似概括了其全部内涵。但仙海要发展,要打破瓶颈,要做实力派。

要有经济、有配套、有产业。当前,仙海教育旅游康养产业建设项目建设正酣,西部数字智能医学健康谷项目正式开工,对于彻底突破“景区”的光环与限制,推动仙海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奠定后势。“下一步,将持续奋进,用好‘周监测、月调度、季盘点’工作机制,定期通报省市重点项目推进和投资运行‘红黑榜’,发布‘骏马项目’和‘蜗牛项目’名单,奋力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新闻推荐

曹立军会见华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沈铁冬 李云参加

本报讯(绵报融媒记者安达福)3月1日,副省长、市委书记曹立军在绵会见华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沈铁冬一行。市委副书记、市长...

安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