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雕刻刀下,有千年前的北宋风华
张世斌钟情手工木雕。
手工木雕《清明上河图》局部。
木雕年画《百寿图》之一。
木雕《武财神》。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足矣。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绵竹市区仿古街上车水马龙,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在高高耸立的牌坊右侧,几十米深的一条小巷里,一间不起眼的小店面,一块黑漆金字的大招牌,“张雕匠”三个大字朴素而庄重。店主人名叫张世斌,扎根绵竹20年,一直坚持纯手工木雕。多年来,在他手中诞生了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木雕艺术品,其中就包括耗时9年完成、全长16.8米的《清明上河图》。近年来,他又开始探索将传统的绵竹年画与手工木雕相结合,为弘扬传统文化不断努力探索。
一张案台,几把刻刀,30多年的木雕生涯。远离外界的喧嚣,一凿一刻间,时光仿佛静止了一般,唯有热爱这门艺术的心,在刀尖自由起舞。
对他来说,足矣!
少年学艺,干了30多年
早上8点,室外温度4摄氏度。和往常一样,张世斌早早就坐在了案台前,手握刻刀、戴上眼镜、打开台灯,聚精会神地在一块木板上雕刻着,内容是传统的八宝图。
店面不大,既是铺子,也是他的工作室。天气很冷,但为了防止木料开裂,不能开空调,也不能有大功率的取暖器,有冷风刮进来,他就起身把门上的防风门帘放下,接着又回到座椅上,用那双戴着半指毛线手套的手,继续精雕细凿。老旧斑驳的桌面上,四处铺陈着散落的木屑,还有数十把大小不一的刻刀,木柄已变得光滑发亮,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主人家的往事。
“30多年了,”他告诉记者:“日子都是这样过来的。”
张世斌是绵阳市安县(今安州区)河清镇人,1968年出生,自幼就喜欢绘画,心灵手巧。初中毕业后,张世斌回家务农,后来父亲见他画画还不错,就请了当地的雕刻师傅郭绍贵教他木雕,为的是能有一门谋生的手艺。“师父在镇上一家木制品工厂,我每天早上6点天还没亮就要出发,走1个多小时的路,去跟他学手艺。那时候自己也没想到,这门手艺一干就是大半辈子。”
学艺总是辛苦的,但年轻的张世斌并不觉得,兴趣还很浓。“当学徒没有工钱,啥活都要干,打扫卫生、烧水倒茶什么的。父亲过一段时间就给我拿5块钱,就是我3个月的生活费了。”每天傍晚,工人们都下班了,张世斌还要留下来练习磨刀、起图、出胚、修细、打磨等基本功,直到晚上10点才又披星戴月地赶回家。
大师终于“认下”他这个徒弟
勤学苦练加上绘画方面的基础,一年多以后,张世斌就掌握了木雕的基本技艺和手法,1989年开始自立门户。此后,他边做边学,又拜了汉昌的黄明学为师,在人物雕刻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对张世斌来说,他跟随时间最长、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第三任老师,四川省著名工艺美术大师、作家王星泉,虽然这位师父曾经长时间都不承认张世斌这个学生。
王星泉,1930年出生,原本学习西画,却对民间工艺美术情有独钟,既是杰出的漆画家和木雕大师,又是电影《白马飞飞》的原著小说《白马》的作者。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创作大型神话木浮雕《祖先的传说》,王星泉四处寻访民间木雕手艺人,当时的张世斌正在绵阳、德阳等地承包木雕工程,已经小有名气,当王星泉找到他时,他一口就答应了。
就这样,张世斌开始跟着王星泉,从绘画基本功开始学起,人体骨骼、人体结构比例、人物神态等等都包括在内。“记得学习人体结构时,老师带我们去看骷髅架,一进去就闻到浓浓的药水味道,把我吓得差点晕过去。”在王星泉的指导下,张世斌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为他今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师级的王星泉,对学生、徒弟的认定也有着极其苛刻的标准。直到1998年,《祖先的传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91幅作品,每幅长1.5米、宽1.35米,总共45个神话传说,总展线超过380米,规模宏大,轰动一时。
也正是这一年的一天,王星泉戴着标志性的宽沿礼帽、拄着拐杖专程找到张世斌,告诉他:“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学生了!”这句话,张世斌等了足足6年。
历时9载完成木雕《清明上河图》
早在1992年,德阳建设石刻艺术墙期间,张世斌就参与了其中的木门窗雕刻,在德阳待了很长时间。后来,因为绵竹修复古董和老式家具的客人比较多,2002年,张世斌干脆带着一张旧木桌和一套刻刀到绵竹租房开店,从此扎下了根。
在绵竹,张世斌主要承接古玩收藏家的藏品修复、制作,包括雕花门窗、桌椅、神案、文房用品、挂屏、摆件等等。一件作品少则需要几天、多则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张世斌每天起早贪黑,经常一坐就是一天,节假日也难得休息。“在绵竹这么多年,连街都很少逛,朋友们都说我是‘活路狂’。”凭借一双巧手和埋头苦干的精神,张世斌渐渐在绵竹、德阳乃至成都都有了名气。
2003年,德阳的一位古董收藏爱好者找到张世斌,请他制作一幅木雕版的《清明上河图》。他接下了这桩活儿,与徒弟和请来的师傅一道,每天雕刻一两个小时,再商量研究,然后再下刀。最终的成品一共6块板子,全部是双面雕,每块长1.5米、宽1.2米,全长16.8米,一共800多个人物、20多匹牛马、30余间房屋、20多艘船,每个人物造型各异,体态神情栩栩如生。“要完成这种作品,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毅力和耐心。我们先临摹描绘,然后打毛、定型、修光、打磨,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张世斌回忆,800多个人物,每个尺寸都很小,还有船上的船蒿、树的叶子,最精细处只有1毫米,“是一件作品,更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
经过长达9年的精雕细琢,2013年底,这幅木雕版的《清明上河图》才算大功告成,在当时的圈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16.8米的长度也超过了之前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全长12.286米的“世界最长木雕”《清明上河图》。
凭匠人情怀和巧思“雕”出绵竹年画
“我在绵竹待了20年,一直尝试将年画与木雕结合,做出更有地方特色、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木雕作品。”张世斌说。
因为纸质年画不易保存,不少人找到他,想把年画雕在木板上,送给外地客人作为纪念。而他自己也非常喜欢绵竹年画这种民间艺术,为此还专门购买了《传统绵竹年画精品集》画册,深入学习年画的人物线条和造型特点,力求用木刻的手法抓住其中的神韵。
在张世斌的店面兼工作室里,摆放着各式摆件、挂件、手把件。其中,传统绵竹年画题材的作品数量很多,仕女图、老鼠嫁女、财神……人物形象饱满,线条圆润,神态逼真,惟妙惟肖,不同年龄、身份的人物特征表现得恰到好处,创作者的巧思和用心可见一斑。
“这些年来,赵公镇宅、百寿图、二十四孝、门神等年画作品,反响都很不错。我把自己当成绵竹人,能用新的方式承载绵竹年画这份民俗瑰宝,自己也很欣慰!”他说。
不向潮流妥协,要把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时代在发展,机械化已经越来越多地取代了手工,家具雕花机、木工雕刻机的运用,让木雕变成了流水线生产,但张世斌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手艺。“机器做出来的东西很呆板,没有灵韵,也不能表现传统文化中写意的那些部分,特别是在细节处理上。”在他看来,手工做出来的东西,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这也正是传统手工艺的价值所在。
不愿向潮流妥协的张世斌,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潮流却很感兴趣。2020年,在儿子的帮助下,他注册了自己的抖音账号,借网络推广自己的作品,推广手工木雕文化。金丝楠财神像、红豆杉貔貅、大茶台、关公像,一件件作品的制作过程都被录制成小视频,在抖音上进行全程展示,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很多年轻网友留言“原来这才是传统的样子!”“张师傅不容易!”“太厉害了!”
是的,时代变了,张世斌也在变。虽然他仍然坚持全手工制作、订单式生产,但更多的是觉得自己身上多了一份责任感,传承传统手艺、发扬木雕文化的责任感。“这些年带过不少徒弟,但有的改行、有的去了外地,能耐得住寂寞的年轻人很少了。”去年,张世斌开始申报绵竹市级非遗传承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传统木雕技艺发扬光大,“不能在我这代人手上失传。”
依然是一张案台、几把刻刀,远离外界的喧嚣。一凿一刻间,工匠与木头的对话还在继续,而且还会一代一代地继续传承下去……
本报记者刘春梅
新闻推荐
孩子们欢乐地游戏“我知道!《家庭教育促进法》是从2022年开始正式施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可以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
安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安州区,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